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杨陵区这样谋划

2022-04-10 17:10:00   

4月10日,陕西省杨陵区召开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抓落实会议,旨在动员全区上下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着力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同时,还重点部署了杨陵区今年的乡村振兴任务。

图片1

前不久,杨凌示范区召开了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大会发布的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实施杨凌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主要是实施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任务。

“1123”既:建设提升1万亩高标准主要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田、1万亩名优新特标准化经济林果产业示范基地;2万亩设施蔬菜育种生产示范基地;加强秦宝、秦川、本香3大养殖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加快推进畜牧种业发展。

同时,到2025年,杨凌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将全面提升,培育2个产值超10亿元农业产业强镇。全区农业亩均收入达到3万元,其中设施农业亩均收入达到5万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作用进一步凸显,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杨凌农科”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和模式,全面建成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引领示范区。

图片2

这是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乡村振兴的一张发展蓝图,更是一份行动指南。2022年乡村振兴怎么干?杨陵区将以“八大行动”为抓手,这样谋划:

以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突破,实施产业振兴行动——

围绕示范区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服务和保障农作物繁育等4大板块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立耕地保护和田间管理工作“田长制”,积极破解农民增收发展瓶颈,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实施生态振兴行动——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八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乡村建设工程,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严格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

以塑造农村精神文明为重点,实施文化振兴行动——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实施“厚德陕西德耀农城”道德实践,深化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建设道德模范事迹长廊。扎实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启动全域旅游标识标牌、一码游杨凌等项目建设。

以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为手段,实施人才振兴行动——

实施就业创业提升行动。实施技术创业行动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鼓励机制,引导社会各界人才聚焦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形成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和人才富集、合理流动的乡村人才发展格局。

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实施组织振兴行动——

常态化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巩固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成果。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扎实开展全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创新“网格+微平台”模式,做好民生类网格事件处理。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示范活动。

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根本,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行动——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编制完成37个城市开发边界以外村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做大做强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在更大范围开展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农村产权交易。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农业科技特色金融服务新模式。

图片3

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板块为依托,实施“十百千”示范行动——

实施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乡村振兴杨凌样板创建行动。积极把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机遇,将所有镇办纳入创建范围。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构建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炼总结乡村振兴示范县(区)模式、经验和范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和样板。

以校企协同五联一抓为契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贯彻落实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将包抓村作为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优先将最新科研成果在包抓村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鼓励引导区内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包抓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包村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政策,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农业科技报社-中国农科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李煜强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