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农科城里看春耕 | “智慧大棚”种出致富果

2022-04-12 08:57:00   

眼下,正是火龙果成长的关键时期,位于杨凌青皮她园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补光灯把整个温室照的通亮,嫩绿的枝条上红彤彤火龙果长势喜人。

园区负责人王艳早早来到合作社,她不是去干农活,而是摆弄起桌上的电脑,只见她打开大棚温湿度物联网系统,各种数据指标跃然眼前。

微信图片_20220412085435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工人们正在起苗,捆绑打包,准备销往外地。“这两天的订单都是安徽、甘肃、四川、河南等地,还有一些希腊、美国的国外订单,我们都在陆续准备中。”王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自从春节过后,王艳的订单就陆续不间断,工人们都集中精力准备订单。“我们的工人现在主要完成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物联网控制系统,大大节约了人工数量和人工成本。”

微信图片_20220412085440

王艳口中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就是新技术的应用,让繁琐的种植管理变得轻松,工人们可以集中精力完成订单销售。电脑上,大棚内的光照、温湿度等数据在电子屏上一目了然,完成物联网建设的大棚,不仅实现了环境远端自动控制,还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智慧化、科学化种植。“原来传统浇地,100多亩地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现在运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大概四五个小时左右就结束,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王艳说。

微信图片_20220412085446

物联网技术开启了农业的智慧模式,让种植实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的目标,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原先管理大棚,浇水、施肥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通过这套系统全能掌握得一清二楚。”王艳说。

微信图片_20220412085451

“过去每个棚每天需要人工不低于10人,现在园区每天留下一两个人看着就行。”王艳告诉记者,之前,最尴尬的就是找不到人干活。“我们大概算了一下,全年的人工成本能节约20万左右,这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收益。”

微信图片_20220412085455

近年来,杨凌陆续在大棚种植方面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大棚里的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光照度等数据传送到终端,实现总动检测,一名工作人员能照看数座大棚,不但降低人工成本还能实现科学种植促进增收。

来源:杨凌发布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