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油樟树变矮了 村民收入更高了

2022-04-12 11:05:13   

翠屏区茂密的油樟林。

4月4日,笔者在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红场村的大数据中心看到,科技人员正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对双谊油樟现代产业示范园区的土壤温度、湿度、肥力、PH值以及大气压强、光照程度等进行全方位监控。翠屏区双谊镇党委书记李斌介绍说,这个200平方米的大数据中心今年2月建成投用,可精准收集油樟实时生长数据,通过分析研判进行精细化栽种,探索更多促进油樟产业增产增收的路径。

双谊油樟现代产业示范园依托中国林科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支撑,突出运用现代林业林地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了油樟矮化密植、纯林高质化复层经营、油樟树数据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油樟枝叶机械自动采收、优良品种丰产试验示范、病虫害防治等现代种植模式。

“双谊油樟现代产业示范园是科技感和现代化结合的科技示范园区,我们通过科企联动、校地合作,在油樟精深研发上与科研院所、高校深度合作,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李斌介绍说,油樟树采取传统种植方式一般需要3至5年投产、7至8年丰产,双谊油樟现代产业示范园与省、市林科院共同试点矮化密植油樟栽种,经矮化密植后的油樟仅需 1年投产、2至3年丰产。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矮化密植油樟投产快、效益高,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收成风险。“这是真正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油樟树变矮了,但村民收入更高了!”李斌说。

双谊镇通过“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油樟种植过程中无偿为农户提供优质油樟苗、肥料和技术指导,待油樟成熟后保底价收购农户樟叶及油樟,示范带动农户900余户,人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家庭增收。

“矮化后的油樟像灌木丛一般矮小,机器、人工都方便。”双谊镇红场村5组村民周勇连续3年种植油樟,他家的15亩油樟地每年收入20000多元。

此外,双谊油樟现代产业示范园还引进了四川大学唐亚教授团队、宜宾学院魏琴教授团队,在油樟精深研发上深度合作,探索油樟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