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1:24:00
起苗、搬运、装车……在杨凌长态绿化园林苗木基地,负责人赵宽长指着远处一排排大棚开心地说道,近期到了苗木销售旺季,这些苗木不仅供应杨凌周边,也得到了甘肃、新疆、云南等地客商的青睐。
Δ图为赵宽长在大棚苗木地里查看新苗长势
今年53岁的赵宽长,是土生土长的杨凌人。2014年,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他看中绿化苗木的发展前景,就毅然从建筑公司辞职,回到杨凌创业。赵宽长从此一头扎进大棚,做起了苗木培育事业。
起初,没有经验的赵宽长,育出的苗品质低、成活率低,前来买苗的客商少之又少。赵宽长就参加苗木培训,向专家“取经”,走了不少弯路,终于逐渐掌握绿化苗木培育技术。
Δ图为赵宽长和工人在大棚苗木地里摆放新苗
基地苗木有了西农专家的“出谋划策”,培育出的苗木品质高、成活率高。现在,大棚里的苗木是一茬接着一茬的栽植,可以持续向客商供应,而且目前苗木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高,苗木卖的又快,价格也高。
“大家起苗的时候,特别注意保护苗木根部,这样苗木的成活率才能高。”多年的苗木经营,俨然让赵宽长成为了一个绿化苗木种植的“土专家”。经过8年的耐心经营,苗木基地里已经培育出海桐、大叶黄杨、金森女贞、南天竹等十几种苗木品种,深受市场欢迎。
Δ图为工人在大棚苗木地里除草
一年下来,苗木基地销售额能达到100多万元,解决群众就近务工30余人,苗木种植基地也成为了周边村民的“致富园”。
“现在,从家走几步就能到干活的地方,方便得很,一天下来还可以拿60块钱的工钱。有活儿干,还能赚钱,比在家闲着好太多了。”正在苗木基地除草的姜嫄村村民刘撑连笑着说。
看着这些闲置劳动力在大棚里有了奔头,赵宽长自豪的说:“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基地已经扩展到了16座大棚和50多亩露天苗木,苗木培育数量多、品种多,而且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都已打通,销售不是问题。在实现自己‘致富梦’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Δ图为大棚内新栽苗木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在杨凌这片土地上,有一大批农业实用人才正带领杨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不仅带旺农业产业,更让农村美起来、农企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对于未来打算,赵宽长说:“基地要形成苗木产业链,从培育到移栽到位再到售后服务,打造苗木一条龙服务。同时,把苗木做精,把产品做细,及时更新产品,将苗木产业从‘盆景’变成‘风景’,实现苗木产业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让小苗木成为致富道路上的‘摇钱树’。”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 幸 实习记者 仵佳伟
编辑:王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