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09:16:06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省考察,调研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同一线工作人员亲切交流。
10日下午,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各类科研仪器设备运转情况,详细了解分子育种等前沿领域的科研进展。当时在现场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刘小强激动地说:“总书记的到来,是对一线育种科研人员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我们定要加倍努力,做强种业‘芯片’。”
“让我没想到的是,总书记说他知道我们这个实验室,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杨维才说,在介绍水稻前沿研究情况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微水稻很感兴趣。“小微水稻适合立体种植,未来产量可以很高,品质也将不断改良,总书记问得非常仔细。”杨维才说。
在和科研人员的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自己曾经到访南繁基地的经历。杨维才告诉记者,总书记说他自己对南繁很了解,知道农业科研工作者很辛苦,但这份辛苦是值得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凭借良好的光热条件,海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据统计,每年有29个省份超过700家育繁推相关单位的上万名科技人员,来到海南开展种子繁育工作,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育成新品种占全国70%以上。
“我们这些种业科技人员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中国粮。”杨维才说,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2021年5月12日,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式揭牌。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建设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10个公共性、开放性科研平台,引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种集团、先正达集团等20家高校、科研机构、种企作为理事单位,进驻40个团队750名科研人员。实验室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行“揭榜挂帅”等多元化科技攻关模式,破除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的弊端,致力于解决种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沿木栈道步行察看公园生态环境。他强调,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在五指山片区,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总书记第一次来五指山,我没想到他对这里的动植物如数家珍,甚至一些很冷门的知识他都知道。同行一公里,总书记的脚步始终放得很慢,能从总书记的眼神里看出他对这些植物的喜爱,他不时驻足仔细观察周边的树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回想起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情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宣教科普科工作人员郑燕难掩激动和惊讶,“总书记考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对我们这些林业工作者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海南的这片绿水青山,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张新时代答卷。”
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毛纳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黎族群众家中看望,同村干部、村民代表亲切交谈,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情况。他强调,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领导干部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4月的毛纳村,茶香满溢。星罗棋布的茶园,炒锅里翻腾的茶青,一幅乡村振兴的图景映入眼帘。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考察的情况,退役军人王柏和仍激动不已:“我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绿色发展,把我的茶叶卖到全国,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这几年在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建+退役军人+信用村”模式支持下,王柏和与妻子王菊茹开了一间“和茹手工茶坊”,主营水满大叶茶。夫妻俩种茶炒茶,自产自销,依托当地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每年能卖100多斤茶,年收入3万多元。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