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10:51:44
根据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动态、小麦生育期和品种布局以及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山东省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穗期蚜虫大发生),重于去年;全省发生面积约1.87亿亩次,其中,病害0.93亿亩次,虫害0.94亿亩次。
发生趋势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发展速度加快,自西向东将逐步进入流行和危害盛期。
(一)主要害虫
麦蚜:发生程度4级,局部5级,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麦蜘蛛: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二)主要病害
条锈病:发生程度3级,鲁西南、半岛局部有3级以上流行风险。
赤霉病:发生程度2级,若气象条件适宜,鲁西南、鲁南、半岛局部3级。初次药剂防治适期为小麦扬花初期。
茎基腐病:发生程度3级,苗情偏弱、地力较差、管理粗放地块偏重以上,发生面积约1600万亩。
纹枯病:发生程度3级,鲁西南、鲁中、半岛局部发生程度4级,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白粉病:发生程度3级,鲁西南和鲁南局部4级,发生面积约2100万亩。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叶锈病:发生程度2级,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200万亩。
根腐病: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约600万亩。
预报依据
(一)4月初常发性病虫基数总体高于去年、接近常年。
麦蚜:全省平均百株蚜量10.1头,高于去年,接近常年。
麦蜘蛛:全省平均尺单行螨量45头,接近去年同期。鲁南、半岛部分地区螨量相对较高,平均尺单行为50-190头,其他地区多在45头以下。
条锈病:截至4月12日,我省临沂市郯城县、菏泽市曹县相继发现小麦条锈病。其中,临沂市郯城县于4月10日查见,是今年冬后我省首见病情,始见期较常年偏早约20天。4月12日,菏泽曹县查见零星病叶。截至4月7日,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48.99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71.7%。我省南邻河南、安徽和江苏均已发生。
纹枯病:全省普遍发生。全省平均病株率14.9%,重于去年和常年。鲁西南、鲁南、半岛地区发病较重,平均病株率10%-29.5%,最高病株率90%。
茎基腐病:全省发生较为普遍,平均病株率8.9%,部分地区发生较近几年偏早、偏重。鲁西南、鲁南、半岛部分地区平均病株率8%-16.3%,最高病株率60%。
(二)小麦长势和农田墒情。
目前,全省大部地区冬小麦处在起身期-拔节期,发育期较常年偏晚一周左右。全省一、二类苗麦田占76.4%,比上年少10.6个百分点,比冬前增加24.8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大部地区麦田墒情较好,对小麦春季生长比较有利。
(三)农事措施。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覆盖率较高,对病虫发生有抑制作用。小麦和玉米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有利于部分病虫源基数的积累。部分晚播地块播种量较大、氮肥施用量过大,有利于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
(四)天气条件对中后期病虫发生较为有利。
据天气预报,4月中旬至5月,全省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较常年略偏多,有利于病害发生,对虫害发生无不利影响。
(五)小麦品种布局有利于病害发生。
山东省小麦主栽品种,白粉病抗病品种有一定面积占比,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以感病品种为主,赤霉病均为感病品种。
来源:农村大众报
编辑:王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