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慧种地”“云播种”让“抢”农时添底气

2022-04-23 17:13:4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当前,各地智慧农机正在助力春耕,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田间地头普及应用,让抢抓时效的春季农业生产更具底气。

走进我省运城市芮城县东恒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一辆辆威风八面的农机排列整齐。“我们今年农机数量创历年新高,还有4台拖拉机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不仅降低了驾驶员的作业强度,还能提高春耕作业质量。”合作社理事长张东东说,这几天农机手已经加入到抢抓时效的春季农业生产。

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地披绿,一派生机。田间地头,5G基站、墒情监测、苗情监测、病虫害防治等设备一应俱全。依托农业物联网、5G等新技术,当地农民干农活有了科技范儿,省力、省钱,农田也更加节水、节肥、高产。

种粮大户陆爱东流转了500亩耕地种小麦,去年在尉氏县小麦粮王争霸赛上,他以亩产858公斤一举创下全县小麦亩产纪录。“这离不开农田里的‘黑科技’!”陆爱东说,有科技做支撑,他对夏粮丰收充满信心,争取今年再拿下粮王争霸赛冠军。

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务农,我省运城的种粮大户胡天妮对智慧农业带来连年丰收有着更足的底气。

在黄河滩涂地的中央,有一座智慧农场,360度全景无死角的智能操作间设计,展示了现代农业的气势。胡天妮用一台手机,就可以精准掌握和操作1000多亩麦田的喷水和施肥。

“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增加了种地的精准度。”胡天妮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全年可以减少200元左右的成本,一年两季每亩地可增加五六百块钱的收益,减投和增收加起来一亩地可以多赚七八百块钱。

“对于种田人来说,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实在是省事多了。”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的负责人焦魁说,精准作业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兴华

来源:山西农民报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