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学院:本科生升学率创历史新高的背后

2022-04-24 17:05:11   

“老师,我们宿舍6名同学全部升学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6栋208宿舍同学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分享喜悦,随着一个个好消息的传来,草业学院今年涌现出5个“学霸宿舍”,升学率达84.62%,创历史新高。

草业学院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学风建设和学科、专业的精细化建设,用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

培养专业兴趣,筑牢专业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草”可以成就“大事业”。新生入学后会有一段时期因对专业和行业的不了解而产生困惑和迷茫,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全面、深入地了解专业和行业,草业学院积极探索开展“六会进班级”活动,即院领导与新生及家长见面会、专家教授与新生座谈会、企业精英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朋辈榜样交流会及管理干部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构筑“家-校-企”协同的“三全”育人模式,让学生更了解专业发展、行业前景,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情怀。

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振兴西部行”“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环境恢复”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依托宁夏云雾山国家草原自然保护区、黄土高原草原恢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草原生态修复等专业实践,增强勇担学科使命的责任感。张伟副教授牵头的秦岭生态科学考察项目《秦岭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荣获陕西省2021年秦岭生态科学考察优秀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引导学生不断深刻领会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肩负的学科使命,多层次、多角度筑牢学生专业思想,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行业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发挥全过程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草业学院坚持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用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探索本研贯通培养新途径,将本科生实践创新培养与科学研究项目结合,实施“全过程导师”培养模式,即对“学业导师”“科创导师”“毕业导师”“研究生导师”进行探索和关联融合,对学生从大一入学专业认知、大二及大三科研训练、大四毕业设计及研究生科研等进行系统化全过程培养,发挥“全过程导师”在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持续推进课程建设,着力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覆盖《高尔夫球场草坪》等30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建设《牧草栽培学》等双语课程2门及《草学概论》全英文课程1门,出版了《牧草栽培学双语辑要》等教材5部,促进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草业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加强学风建设,精准指导服务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草业学院逐步探索构建学风建设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学期进行“学情分析”,总结各班学习差距、各课程难点,为学期内针对性开展学业指导活动提供基础;实行“无手机课堂”,严抓课堂纪律,开展“学习活动周”“学习纪律强化月”“学风建设主题月”等主题活动,从实际出发查找问题,严肃纪律规范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明确学习方向;开展“朋辈辅导”系列活动,对专业课程、英语考试、考研及保研经验交流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探索出台学院《“阖律”英语学习单项奖评选办法(试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积极构建“家-校”联系,通过创建“家校交流群”、发放“家校联系卡”、学生家访、邮寄“学业预警通知书”等做好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针对学业困难学生,探索学业困难学生“清单式”帮扶模式,精细化列出学生问题、针对性提出帮扶措施、阶段性推进任务,安排院领导、学生党员进行“1+1”帮扶。

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开展精准指导和服务。针对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群体,通过对近年来推免和考研情况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开展政策与形势解析解读会、专业辅导课、经验交流会、复试模拟面试等,并开展“考研送温暖”和提供考研线上复试面试场地、设备等服务,用切实的行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 张士军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