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碎金驿村第一书记陈雪峰: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2022-05-23 17:15:00   

带头挖水渠、自掏腰包种高粱,全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6月,在榆阳区社会力量办学服务中心工作的陈雪峰被组织派到榆阳区上盐湾镇碎金驿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碎金驿村在榆阳区是脱贫攻坚标杆村,面对这样的好村,如何才能好上加好?”从驻村那天起,陈雪峰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得更好。

找准突破——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驻村后,陈雪峰在与村民交流中得知,村里灌溉水渠常年失修,隐患多,天然气项目早已规划,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找到问题的陈雪峰积极争取水利专项资金30万元,修缮旧水渠490米,有效解决了基本农田灌溉问题。今年砖硬化崖窑沟组生产道路1.6公里,同时积极联系天然气公司,完成了天然气主管道铺设和85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入户管道工程。目前,村民们正在进行厨房改造,天然气使用指日可待。

微信图片_20220523171608

Δ陈雪峰(右)入户了解村民情况

“天然气好啊,不仅干净清洁,做饭也快,我们早就盼着家里能通气!”村民李开武高兴地说,最近他正在改造厨房以符合安装条件,就等着房子修好了、气来了,给儿子娶媳妇儿。

找准路子——加快推进特色产业

在脱贫攻坚期间,该村合作社通过本村所有的困难户、普通农户集资31.7万元,修建了标准化养牛场,2020年销售额116万元,为养牛场务工村民发放工资32.48万元,实现盈利分红38.94万元,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困难户+普通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

他深知,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拓展产业链。通过组织开展消费帮扶,销售牛肉5000多斤,销售额达20万元左右。去年10月,使用财政衔接资金146.7万元,新购买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和牛犊83头,养殖规模达到164头。今年合作社养牛场又新建饲养棚和饲草棚,场地硬化2670平方米,消费帮扶牛肉收益14万元。计划到2025年养殖规模达到500头,将养牛产业实打实地打造成村民致富的“摇钱树”和“聚宝盆”。

找准短板——持续加强民风建设

近日,碎金驿村的任姓村民和另一户村民因耕地面积边界不清而吵闹不休,得知该事的陈雪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通过实地测量耕地面积,将两块耕地划分清楚,随后耐心劝解村民,最终将纠纷完美解决。

这只是陈雪峰在碎金驿村日常解决邻里纠纷的一个缩影。上任以来,针对村里邻里纠纷多的实际,他加强民风建设,全力打造精神文明实践站。新建新时代便民驿站一处,以读书看报、影视观看、倾听音乐、爱心超市积分兑换、代卖生活用品、代办便民事项等为载体,为村民提供一个贴心、舒适、方便、实惠的服务驿站;新建西口驿站议事厅一处,主要以老百姓同聚一堂的形式,共商与自己利益有关的身边事;新建大碗茶矛盾调解室一处,把村中德高望重的村民、返村乡贤、致富能人、签约律师纳入矛盾调解小组,制定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矛盾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杨晓慧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