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20:01:25
“前几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虽然有时会达到几万块,但基本上都是将村里零零散散土地租给小企业、小工厂后收取的租金,并不稳定。这笔收入一部分分给了村民,另一部分用于修建村内基础设施,所以用于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较少,大家都指望我们村的集体收入能更多一些。”日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上陶村党支部书记赵永春谈到。
往日的上陶村,村集体项目少、资金少、发展方式单一、可利用土地分散,一年到头的村集体经济收益只能用于村内的部分开支,村民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为扭转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这一局面,上陶村党支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重实效、谋长远,先后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建设光伏电站,与其他非贫困村共同购置商铺等方式,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
如今的上陶村,是大通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子之一,放眼望去,村内环境整洁,村道两旁花木繁茂,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一家一景,充满了幸福美满、安居乐业的“生活气”。
坚持支部引领,为集体经济发展“蓄能”
2017年以前,上陶村的村集体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村干部大多学历低,眼界不够开阔,寻找村集体经济项目时没有好的思路。村党支部书记立足现状,决定要从党支部建设抓起,同时把发展村集体经济融入到支部建设当中,通过抓好党建引领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民有理念变一人,干部有理念变全村。2017年以前,村内土地资源利用不够合理,村“两委”班子在推进集体经济项目时,由于村民对村集体经济的理解认识上有偏差,会有村民不支持和不理解的现象。
“2016年底,为了推进村级土地整合工作,我和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户去跟村民谈问题、说计划,我们都发现一些村民简单、片面地认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是村委会的收入,就是村两委几个人的‘小锅灶’,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的少数村干部也存在着与其费心村集体经济,还不如把自家发展好的不作为思想。”村支部委员赵世英回忆到。
为了让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上来,村党支部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群面对面”座谈会、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等活动,向党员群众宣传普及村集体经济、国家的土地、林地等政策,让党员群众明白村集体资产由整个村共同享有,不仅可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党员群众帮扶、举办文化活动,更能按照合理比例给群众分红,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
2017年,上陶村党支部充当起全村的“领头雁”,主张将村内103亩的土地化整为零,拆除了土地上的破旧建筑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上陶村党支部又担任起全村的“指南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挖掘本村资源优势,利用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发展光伏项目;2019年上陶村党支部再肩负起全村的“定盘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与其他15个村磋商,最终整合750万元共同购置商铺……上陶村党支部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带领全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了壮大之路。
盘活土地资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速”
2017年前后,上陶村能用于租赁的集体土地有103亩,如果把这块土地租出去,将会有很大的效益,但现实却差强人意,这块土地被分割为几块分别租赁,十几亩“边角”区域却完全被浪费了。究其原因,是这块土地上还存在破损房屋、小厂房等废弃建筑,由于缺少土地整合利用的意识,上陶村一直绕开这些废弃建筑,分块租赁土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陶村党支部积极响应黄家寨镇党委对本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提高收益”的指导意见,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集体研究,向相关专家咨询建议,召开群众大会商议,制定出全村土地整合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村干部和群众分批次、分区域开展土地整合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显示了村党支部凝人心、聚合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如今,村民们在平整宽敞的文化广场上散步闲聊时总会看到村里齐心协力整合土地的场景:每天一早,村民都先去村党支部报到,分组集合,然后去各自分工的土地上出力干活。“现在村民的热情都很高,村里会开挖掘机、推土机的都回来跟师傅们轮班,其他人铲石头、清理垃圾。那一声声拆除废弃建筑的声音都敲进了我们心里,我们都知道村里将会有大变化了。”赵永春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上陶村将村内103亩土地进行整改,拆除了破损建筑,修缮了能再次投入生产使用的设施,将土地化零为整,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2018年,村党支部积极促成瑞祥停车场土地租赁项目,将63亩土地整块租出,同时整理合并其他土地租赁事务,使土地租赁收益达到最大化,租赁收入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了32.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一次“飞跃”。
积极争取项目,为集体经济发展“导航”
在充分挖掘村集体土地利用上取得一定成效后,如何改变上陶村单一的“土地租赁”收益模式,如何拓宽增收渠道,让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增速增量,成了上陶村党支部攻克的另一道“难关”。
通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18年上陶村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紧跟时代步伐,利用高原地势创新发展模式,在村委会的楼院建成光伏发电站。项目实施后,年收入达到3万元,并按照“3+7”的分配模式,30%预留收益资金用于村级建设,70%用于农民分红。2019年上陶村又争取到50万元专项资金,积极与其他14个非贫困村沟通合作,在项目发展上“聚起一团火”,共整合750万元资金,联手在大通天府广场购置商铺用于租赁,年收入可达4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上了“一把火”。2020年,上陶村科学谋划、多措并举,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提升,迈上35万元台阶。
2021年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选优配强“领头雁”,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上陶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6.72万元,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6000余元达到现在的25000元,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了村民腰包“鼓起来”的生动实践。
作者:黄永孝 孙海玲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编辑:王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