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09:26:27
一、做好兔舍温度、通风管理
初夏气候多变,气温忽高忽低,家兔尤其是仔幼兔对温度十分敏感,突然降温,家兔腹部着凉,极易发生腹泻、魏氏梭菌病、大肠杆菌病等消化道疾病,危害严重。当气温突降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关闭窗户、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必要时对兔舍进行增温。兔舍通风也十分重要,污浊的空气极易导致兔群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升高。解决好兔舍保温和通风这对矛盾,可通过增加清理粪尿次数,对滴漏饮水器及时维修,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量,同时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打开窗户或开启排风机,加强通风换气。
二、抓好兔群扩繁工作
当前气温升高、光照充足,是家兔繁殖的最好时期。传统的饲养户,要对兔群能繁母兔及时配种、及时摸胎,空怀兔及时补配。母兔产仔时要适当增加产仔窝内垫料(如刨花等)的数量,以维持较高的巢箱内的温度。必要时采用母仔分离饲养法。采用人工授精配种的兔场,应加强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做好人工授精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规范操作,提高受胎率。母兔产仔多在夜间,要做好夜间分娩母兔的管理,及时将产在外面的仔兔放到产窝内,清理死胎,对母兔带仔数进行人工调整,保障仔兔生长均匀,提高断奶成活率。
三、做好各种灾害防控工作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兔业生产者,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种工作,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从容面对。鉴于新冠疫情发生的不确定,自配料的兔场适当增加饲料原料如草粉、玉米、豆粕等的贮备。购买成品饲料的兔场,建议购置一套饲料设备,贮备一定数量的饲料原料,以备救急之用。有些地方即将出现汛期,须提前对兔舍、饲料加工车间、饲料贮藏间等进行防雨防漏处理,对兔场周边做加固处理。
四、做好兔群免疫工作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病原微生物开始滋生,兔群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为此应做好兔群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防控兔瘟,目前推荐的兔瘟疫苗免疫程序:30-35日龄仔兔首次注射兔瘟单联或瘟-巴二联苗疫苗,每只颈皮下注射2毫升。60-65日龄时再皮下注射1毫升兔瘟单联苗或二联苗以加强免疫。种兔群每年注射两次兔瘟疫苗。
呼吸道疾病(如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克雷伯氏菌病等)发病率高,种兔群应定期注射呼吸道疫苗,巴氏杆菌疫苗一年注射3次;同时加强兔舍通风。对兔群中呼吸道疾病及时进行治疗或淘汰。魏氏梭菌病发病率高,一旦感染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预防为主,注射魏氏梭菌病菌苗、保持兔舍温度相对稳定、变化饲料逐步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鉴于真菌病一旦感染,传播快,治愈后易复发等特点,引种时要严格检查。对供种场兔群尤其是仔、幼兔要仔细观察,确定该场无真菌病时方可引种。引进种兔时,必须隔离观察至第一胎仔兔断奶,确认出生后的仔兔无本病发生,才能将种兔混入本场兔群中饲养。
做好兔群球虫病、螨病、豆状囊尾蚴病(饲养犬的兔场发病率高)等防控工作。
五、做好2型免瘟防控工作
2010年,法国出现一种与传统兔瘟病毒在抗原形态和遗传特性方面存在差异的兔瘟2型病毒,被命名为2型兔瘟。2020年4月该病型在我国四川首次被发现,死亡率达73.3%。2型兔瘟不仅感染青成年兔,还感染仔幼兔。鉴于该病用传统的兔瘟疫苗防控效果差、尚未有2型兔瘟疫苗问世的现状,采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兔产品中间商流动性大,接触病毒的几率大,同时其所用的运输笼具、车辆等病菌也多,如果其进入兔场、兔舍感染2型兔瘟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就大。为此,严禁其进入兔场、兔舍。严禁在发生过该病的兔场选购种兔和其他用品。(山西农大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任克良)
来源:山西农民报
编辑:王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