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躬耕沃土 只为守护中国粮“芯”

2022-06-06 10:05:24   

“小满”过后的关中平原,气温已经飙升到30度之上。5月29日这天,87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老专家胡必德研究员顶着炎热,出现在距离杨凌65公里之外的宝鸡市阳平镇联合村。

在他眼前,这一片麦田,麦穗长势很好,一颗接一颗,紧凑地,组成大片伸到远处,与蓝天接了壤。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23

Δ胡必德查看小麦品种“登峰168”长势。

胡必德俯下身子,轻捻麦穗,点了点头。让他欣慰的品种名叫“登峰168”,其穗层整齐、分蘖成穗率高,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到了后期,熟相好,整齐。

这片麦田,属于杨凌登峰种业有限公司示范推广基地。该公司高级农艺师刘启迪介绍,连续5年,“登峰168”在同一片麦地里,都表现出了最好的一面:“丰产性、稳产性俱佳,属于大穗型高产潜力品种。”

黝黑的皮肤、专注的眼神和稳健的步伐……这是退休教授胡必德给人的第一印象。1956年,因为一份情怀,胡必德与“育种”结下不解之缘。当年20岁的胡必德为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怀着一腔热血,考入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开启了育种生涯。

“登峰168”品种2010年通过审定(编号:陕审麦201000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9.5公斤,高水肥地块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

说起“登峰168”的优点,胡必德如数家珍:茎秆矮壮,抗倒伏;穗大穗多;抗病抗逆性好、抗寒性好,适应性广,“在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病较重年份,该品种表现出了极强的抗病性状。”

在渭河岸边不远处一片金色的麦田里麦穗饱满,麦浪阵阵。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宝鸡市常兴镇白家村村民白世理脸上露出了笑容:“每一根麦苗都来之不易。”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29

杨凌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一行在宝鸡市常兴镇白家村进行科普宣传调研。

2021年秋天,当地遭遇罕见秋汛,小麦播期普遍推迟。特别是渭河两岸,积水严重,白世理家的15亩地无法播种。“本来不计划种冬小麦了,11月12日,刘启迪指导我们播种‘登峰168’品种,亩播种量40斤。”白世理回忆,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下冬小麦,从目前来看,“登峰168”小麦长势比往年同期都要好,没有受到自然灾害的限制。

这几年,经常听到“情怀”这个词,在杨凌有这样一位老教授,用自己的行动很好的诠释了“情怀”的意义。在小麦成熟季节,85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高如嵩仍然头顶烈日坚守在实验田里查看小麦长势,他一直怀揣着“种粮梦”,将小麦视作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促其茁壮生长。

像他这种带头种粮不怕苦和累的无私奉献精神先后受到杨凌示范区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高如嵩说,“种了一辈子的粮食,研究了一辈子的粮食,我有责任以身示范,把粮食种出效益。”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34

Δ高如嵩教授在小麦试验田介绍小麦新品种试验情况。

“有口皆碑”的背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当起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育种研发的主力之一。

同样,以西农511为例,该品种是2018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目前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四省累计推广超过30万亩。该品种播期弹性大,其中,在三原试验点(去年11月6日)播种,目前长势良好,与相邻种植其他品种相比,抗赤霉病优势突出。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40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品比试验区。

一粒种子,关系亿万国人饭碗。“十三五”以来,杨凌种业中心共审定小麦品种105个,其中国审品种18个。这些品种综合抗病性好,尤其在抗条锈病和赤霉病,类型丰富,优质强筋,高产稳产,是杨凌小麦走出陕西、迈向黄淮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品种支撑。

将良种推广到广袤的农田里,杨凌示范区占有一席之地。仅拿小麦来说,截至目前,杨凌在黄淮麦区已建立3个试验示范站和22个新品种示范园,累计推广46个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优品种,面积超2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46

Δ5月23日,在杨凌举行的2022年全国(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上,吉万全教授总结新品种观摩情况。

如今,无论是农科城杨凌,还是区内育种专家其达成的共识是:在农业科技领域中,种业是最能体现科技含量、科技水平的,抓农业科技一定要把种业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集聚整合种业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面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影响国家种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需求,着力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形成品种、技术持续供给能力。

微信图片_20220606100051

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试验田,专家们在小麦品种测产示范田进行作业。(资料图)

一场场实地观摩、一项项性状表现、一组组实测数据,妥妥地晒出了杨凌农科专家种子攻关的硬实力。

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