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经济学硕士西安神禾原上种地 调度机器收粮播种

2022-06-07 15:55:21   

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万亩麦田麦浪翻滚,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像大海里的小舟。收割机旁有一个人在调度指挥收割,这个人叫薛强。在获得经济学硕士文凭后,薛强没有留在大城市搞研究,而是回到老家种地。

神禾原万亩麦田已成了网红打卡地,但无人知道这里最大连片麦地的主人是85后小伙薛强。

薛强是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神禾原上的2万多亩土地都是交给他托管的。

薛强说:“我们合作社目前土地托管面积是3万亩,2008年我父亲在原来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按农户需求把耕、种、管、收、病虫害防治、农资供应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了九统一,当时想了一个名字就叫‘土地托管’。土地托管历经十几年发展,现在除了托管3万亩地种粮食,每年病虫害统防统治11万亩,我们还有1.5万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自己也流转了3000多亩地,用于种植粮食。”

土地托管将农业生产资源重新整合,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提升了耕地利用效率。

薛强介绍:“土地托管种地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托管前你家二亩地,他家三亩地,这家不收那家不种,收割机、播种机来回绕路,收割播种效率低。土地托管解决了小农户各自种地跟大田规模化种植的矛盾,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种地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土地托管通过关键时间节点的播种、打药、施肥等技术,比未托管土地的产量一亩地增产200多斤,一亩地就能多收两三百块钱,成本一亩地可以减少200块钱,这样‘一增一减’,一亩地的效益比未托管提高四五百块钱。‘一增一减’经济学有个术语叫做‘机会成本’。”

在麦收现场,薛强通过手机联系收割机和播种机。

薛强说:“种地就是打电话,比如说明天早上8点,现场到几台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要几台,种子肥料车到,托管员到,人、机具到齐之后,开始规模化收割播种,效率是非常高的。1000亩地,10台收割机一天半时间就完了。”

麦穗大、麦粒饱满,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薛强说,今年小麦亩产过1100斤,比去年高一点。

神禾原总共有2.2万亩小麦,原上地势平坦空旷,金色的麦田与不远处的秦岭群山构成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

薛强讲了一个神禾原的传说:“为啥叫神禾原呢?传说有一只神鸟,衔了一颗麦穗,从神禾原经过的时候,这个麦穗就掉了下来,掉到地上后,一粒小麦长了9个穗子,形容它高产。我们当地有个说法叫大雁飞过神禾原,错把王曲当江南,说明我们这儿自古就是粮食的产地。神禾原离秦岭北麓比较近,就在秦岭脚下,海拔600米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比西安城里降水量多了100毫米,我们这儿是原高土厚人实在,土层比较厚,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原上日照足、积温就比较高,所以整个小麦的长势非常好,自古以来就是粮食的主产区。”

薛强硕士毕业后返乡务农,扎根农村,甘当职业农民。2021年10月,薛强入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人选公示名单。2021年11月,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荐名单。

薛强在捡拾收割机收割后漏下的麦穗。

一个电话,薛强就将大型播种机调到了麦收现场,准备播种玉米。

来源:西部网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