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宁陕75后男子稻田养鱼种植魔芋,秦岭深山发展农业产业

2022-06-08 10:45:12   

08d8b8cf0d4e39b27d06a993c2680931.png

传统耕作与现代耕作融合。

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 通讯员 刘长兵)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稻田养鱼示范点现场,旋耕机耙田、耕牛刨平、人工插秧,处处呈现出繁忙的夏种景象。

b867585a223637a322759eb045e32759.png

李宁正在观察秧苗长势。

“以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周边农户的水田,采取稻田养鱼、玉米大豆套种、玉米魔芋套种的方式扩大种植业附加值。”创业青年李宁说,插秧结束后准备在稻田四周起垄养殖,投放鲤鱼、草鱼等鱼苗,发展稻田养鱼。

李宁出生于1979年,踏实创业、发家致富赢得邻里的交口称赞。2013年他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事业蒸蒸日上。李宁说,这之前都是老水田,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后,稻田荒芜看着怪可惜,在外出学习期间,专门考察了稻田养鱼项目,家乡水好,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稻田养鱼前景不错。

7742f5e399273fd6e31596ff0a76e6bf.png

传统耕作与现代耕作的融合。

在发展稻田养鱼的同时,李宁还流转了集体和农户的土地种植魔芋,从岚皋以7元每斤的价格购买了魔芋种,通过土地流转、用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家住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的熊青平之前一直在李宁的养殖场务工,也是名“老员工”。

“最近主要是用旋耕机犁水田,每亩140元,一天能犁4亩多,全部犁结束还需要一个周,预计能挣三千多元。”熊青平说。

9832e5cd2a6dd4f51ccb959322361359.png

插秧过程中抓到的黄鳝。

今年58岁的李世友,家住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鲜花组。李世友说:“自己种了半辈子地,对土地很有感情,加上亲戚的土地一共6亩多,全部种了玉米,眼下自己的农活干完了,就到李宁这儿务工挣钱,主要是清理水田里的水芹菜,妻子插秧,两个人每天能挣300元。”

84b85ffa0eeee658e1bb986a18f70f2d.png

稻田养鱼示范点插秧忙。

李宁介绍,农业产业虽然周期长,但风险小,今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好,自己的稻田养鱼、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模式也是自己事业上的一次突破,下一步还将争取项目对眼前的水田实施改造,实现小田变大田和机械化作业的目标。

来源:西部网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