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上海植物科研团队全球突破,10年研发开辟农作物抗高温新途径

2022-06-19 09:41:00   

记者从上海市科技委获悉,6月1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于《科学》发表合作论文,不仅首次揭示了一对拮抗基因调控水稻高温抗性的新机制,并挖掘出首个潜在的作物高温感受器。

资料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高温胁迫成为制约世界粮食生产安全的最为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3%-8%左右的减产。

因此,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阐明高温抗性分子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作物新品种,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据介绍,该破性成果的发现,包含着科研人员长达10年的辛苦努力和不懈坚持,将为抗高温农作物的培育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水稻对于高温的感知,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调控。我们需要不断重复、不断验证。”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张海表示,原本其应该5年的硕博连读时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不得不又延续了2年,直到今年得以博士毕业。

中国农科院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表示,他们将继续在探索水稻抗热分子遗传机制的道路上走下去,TT4、TT5等更多抗高温基因,以及相关的调控网络,有待继续挖掘。同时表示,在基础研究的成果上,可以借助分子生物技术方法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蔬菜等作物的抗高温育种改良中,提高不同作物品种的高温抗性,从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