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将在天津成为现实

2022-06-22 11:20:07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科研团队研发的巨型稻,眼下正在天津试种。这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大面积试种,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将在天津成为现实。

夏至,北半球迎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气温不断攀升。走进位于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的百亩巨型稻试种田,却是一派清凉绿意。嫩绿的水稻轻轻摇曳着,两只白鹭在田埂静静地站立。

张宝全指着不远处的水稻比划,“那边是常规稻,这边是巨型稻。我们虽然插秧晚,但现在‘个头’已经明显高于常规稻,‘身材’也更为壮实。”作为天津市环渤海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场长,皮肤晒得黝黑的他,精心打理着这片稻田。

天津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明清时期南方的稻种就已在这里种植。清朝时,天津小站稻更是成为贡米。因而,当地百姓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

今年4月,袁隆平团队选择宁河作为巨型稻的育秧地,对总计100斤稻种进行育苗。5月下旬,开始了正式插秧。如今,生长已“满月”的巨型稻“身高”高于同期常规稻10余厘米,长势良好。

袁隆平团队技术专家介绍,“巨型稻”是由袁隆平团队水稻专家们培育的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除了成熟后高度可达1.8米至2.2米外,还兼具高产、耐盐碱等特性。

“很多种植户在关注巨型稻的生长情况,对试种充满了期待。”东棘坨镇东白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海涛说。

天津袁品环渤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卫忠看到了更多发展前景,“巨型稻成熟时,籽黄叶绿,秸秆可作青贮饲料。水稻下更宽阔的空间,还可以养殖鱼、蟹、鸭等,让立体养殖种类更广。”

来源:新华社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