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乡村振兴看杨凌 | 冬枣“夏”丰“枣”致富

2022-06-22 17:02:00   

冬枣,顾名思义,本应成熟于冬季。然而,杨凌的冬枣却早在夏季就上市了。

“来,快尝尝我家的枣,又大又脆又甜。”近日,走进杨凌向阳合作社的冬枣大棚,合作社负责人徐乃彬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他种植的冬枣。

从6月中旬开始,徐乃彬大棚里的冬枣就陆续成熟上市了。看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冬枣树,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他心里美滋滋的。

徐乃彬告诉记者,枣树管理的门道有很多,修整、打药、疏花等都会影响产量。“这些冬枣是我从渭南大荔县引种的。刚开始,技术不到位,树苗全被烧死了。后来请西农大专家、大荔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产量才慢慢上来了。”

目前,徐乃彬种了2个棚的冬枣,果实品质好、含糖量高,预计产量能达到6000多斤。按去年市场价每斤20元计算,今年他的收入将突破10万元。

“下一步,我将加强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不断提升冬枣品质和产量,同时拓宽线上销售渠道,为更多人提供可复制的冬枣种植经验,也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徐乃彬如是说。

冬枣不仅给徐乃彬铺就了致富路,也带动周边村民开启了甜蜜生活。作为徐乃彬的徒弟,五泉镇五泉村村民王亚利就是一位受益者。“从师傅开始种枣,我就跟着他学习,师傅也会把他知道的都教给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王亚利说。

如今,王亚利也建了2个大棚种植冬枣,预计总产量在4000斤左右,收入可达6万元。“我现在主要是学习种植技术,好好作务自己的2个大棚,争取产量也能上6000斤。”王亚利说。

从一颗小小的冬枣,到一次次管理技术的改变,再到对冬枣开启线上线下销售新模式,冬枣产业为徐乃彬、王亚利带去了无限的希望与愿景。

全媒体记者 谷幸 李煜强 

编辑:张小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