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稻飞虱后期暴发风险加大

2022-06-22 17:46:24   

6月17日,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的《农作物病虫情报》显示,目前全省早稻大部分处于齐穗期至灌浆期。据各地近期调查,经破口抽穗期防治后,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普遍不高,但受前期降雨多,漏治或防治效果差的田块虫口数量较多,且近期田间褐飞虱占比陆续上升,后期局部地区潜在暴发风险。

据统计,6月上、中旬,广东揭东、南雄、曲江、蕉岭、仁化、增城、连南、台山、清新等地监测到灯下虫峰,虫量较大,单日单灯诱虫量一般100-400头,高的达3021头。其中曲江站6月7日单日单灯诱虫量3021头。全省6月6-16日大田百丛虫量平均296.5头,高于去年的200.3头,褐飞虱高于去年同期的22.3%。

据广东省气候中心预计,6月下旬广东将有二次大范围降水过程,早稻后期田间郁闭度高,通风透光性差,利于后期褐飞虱迁入和繁殖为害。结合虫源基数,气候条件和水稻物候期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早稻后期褐飞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提醒,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虫情监测,密切关注后期褐飞虱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科学指导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噻嗪酮或吡蚜酮等。

此外,近期广东大范围持续的强降对流天气利于水稻纹枯病和穗颈瘟等病害的暴发和流行,各地要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做好防控指导。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