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19:01:51
近年来,素有“滇东粮仓”之称的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挖掘水稻种植增产潜力,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在陆良县三岔河镇舟东社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让郁郁葱葱的水稻田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种了1亩多水稻的68岁的居民者云书,正在查看看秧苗的长势。
者云书说:“我家有1亩多的水田是由旱地改成的,种植水稻后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了很多,亩产能达到700多公斤,水稻收割后还可以种蚕豆。蚕豆也不错,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者云书家的水稻田是陆良县2020年实施的三岔河镇舟东村小海子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通过将分散零乱、高低不平的地块合并成形状规整、面积适度的标准农田。
据介绍,目前舟东社区共有水稻面积1500多亩,涉及整治(补充耕地)项目的面积共357亩,从2021年项目实施起,国家按每亩2400元的标准为农户补贴资金。
陆良县粮食种植常年稳定面积在80万亩、产量30万吨以上,2022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将抓稳耕地保护这个农业的“本”,优化粮食种植品种和结构,加快4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补充耕地三年行动,全面完成4000亩水田垦造任务,积极争取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截至目前,陆良县共完成主要粮食播种面积65.53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万亩。
有了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保障、“旱改水”等工程项目的实施、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技术的服务,陆良县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探索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在三岔河镇万清社区的一块12亩左右的水稻田里,密密麻麻插满了有“楚粳39”等文字标记的白色小牌子,这里是县农业农村局移栽的843份水稻育种、品种“择优录取”的“小考场”,通过新品种栽种试验,考察记载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主要优缺点、产量等,总结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领。
据陆良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红生介绍,水稻品种选优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择优选出适合陆良种植、丰产性好、抗性强且是群众能接受的新品种,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种植促进陆良水稻产业发展。
“我们家今年种的还是去年的品种,绿环生物技术推广中心给我们提供了种子我们自己撒,这个品种种出来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口感也不错。”陆良县芳华镇雨补村红石岩村民小组岳成文说。
据了解,目前雨补村委会秧苗移栽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绿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集中精力在此进行中耕管理,确保今年水稻取得丰收。
在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村,经过统一的优质水稻品种育苗后,村委会组织需要秧苗的农户免费领取,要求在6月1日开始秧苗移栽,目前水稻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据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志国介绍,今年在中坝村总共培育了300亩的水稻苗床,目前,累计种植的水稻接近200亩,主要采取合作社流转部分土地种植与群众分散种植相结合的模式。
“采取这两个模式,可以让合作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分散种植,两个模式相结合既保证了群众收入,也降低了合作社的成本,实现双赢。”刘志国说。
下一步,陆良县将紧盯产地环境好、品种选育好、种养规范好、品质提升好、品牌打造好、价格效益好的“六好”农业目标,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2.7万亩、产量32.6万吨,大豆播种面积1万亩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侍红良 卢玮 李梅
编辑: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