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5 15:44:39
6月20日,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段寨村铁匠庄田间,52岁的郑召兵看着地里破土而出的玉米和黄豆,脸上露出了笑容。
“播种的时候按照四行玉米、六行黄豆的模式进行种的。”郑召兵介绍,“从去年开始尝试‘玉米、黄豆套种’,不仅能稳定玉米产量,还能多收一季黄豆,效益好得很。”
郑召兵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从2005年开始,他陆陆续续在段寨村流转了100余亩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按照小麦与玉米、小麦与大豆轮作,但是效益一直不可观。直到去年开始采取“玉米、黄豆套种”后,让他找到了增产增收捷径。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通风透气性强,利于光合作用,两个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可以互补。”大营镇农业中心主任赵雪峰在田间地头走访中介绍,上级农业部门正在推广“大豆、玉米套种”技术,大规模套种每亩还可以享受200元的补贴。
“大豆、玉米套种”不仅能增收,还有补贴,这让郑召兵眼前一亮。从去年开始,喜爱钻研的郑召兵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尝试了“6+2”套种模式,即六行黄豆、两行玉米。结果喜获丰收,不仅稳定了以往玉米的产量,每亩还多产了200斤黄豆。美中不足的是玉米行数较少,需要人工收割,因此,今年郑召兵对套种模式进行了改良。
据了解,宝丰县在域内传统种植习惯的基础上,着力推广特色套种模式,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益农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农资援助、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户开展科学种植,创新种植方式,力争“一季双收”。
“近年来,全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农作物生长习性及效益,推动‘玉米+花生、大豆、红薯’等多元化套种模式,挖掘种植潜力,进一步提升土地效能,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大营镇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何五昌 范亚旭
编辑: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