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9:01:19
当120万余亩绿色烟田迎风摇曳,摆荡出层层绿浪映入眼前时;当采烤季节烤房内闪烁着金色光芒,泛出阵阵飘香时;当曲靖烟区屡屡“出圈”刷屏时,他们的眼里再也藏不住激动的泪光。
40年于历史长河,仅弹指一瞬间,但于云南曲靖烟草来说却是从成立到强大、从探索到成熟、从成长到飞跃的四十年。自1982年成立以来,曲靖烟草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几经变革,不断发展,产量、质量、效益不断攀升,“全国最大地市级优质烟叶产区”也成为曲靖烟草最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
这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离不开每一位负重前行的烟草人,他们用40年的青春与热血、挚爱与坚守,写就了自己与烟草的动人故事。
守护烟农的“铁臂膀”
天有不测风云,当突如其来的一场冰雹,原本绿油油的烟叶被打得千疮百孔时,他们第一时间组成抗灾小组,党员干部全都冲进田间地头,把被冰雹打断的烟叶及时清理出田间,并将清理出的中、下部烟叶按特殊烟叶烘烤技术进行分类烘烤,组织烟农扶正倒伏烟叶、查杀病害,及时进行自救。同时督促保险公司加快勘察灾情、核实灾损,根据每家每户种植数量和损害程度发放补贴,最大程度地弥补了烟农的损失。
一场暴雨,一阵冰雹,烟田里依然生机勃勃,它们不是“压不跨”的黄金叶,而是在烟站、合作社及烟农齐心协力的“抢救”下才没被压垮的。
抗疫期间的“云管家”
疫情就是命令。困难到来时,他们迅速集结,在战“疫”一线践行烟草为民的服务的理念。
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他们纷纷利用烟站与烟农所建立的微信群,编发烟叶生产有关培训内容,向烟农朋友广泛传播生产技术知识,采取编发短信、视频等方式对烟叶生产环节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对烟农的一对一培训,并及时将公司通知、生产指导意见和天气信息等情况告知烟农。通过多渠道的网络课堂为烟农送上“云服务”。
片片黄金叶,满满民生情。从白天到黑夜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从烟叶指导到疫情防控是他们挡在一线,他们用自己的“光”和“热”保障了烟叶生产有序地进行。
扶贫路上的“孤勇者”
每天微信步数两万步以上,一言不合就“占领榜首”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从早到晚都工作在基层,挨家挨户发送明白卡,田间炕头促膝长谈,一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帮扶对策等。
走访调研,查看扶贫产业进度和项目收益、到乡政府协调是他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从早到晚,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了扶贫工作一线上,不断走访、巡查、摸底,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不可计数的微信步数。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在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份闪亮的成绩单上,他们每一位参与者都了不起。
………
他们,只是无数曲靖烟草人默默付出的小小缩影。每一片烟叶的背后,都凝结着千百烟草人的心血与汗水,无论是种植、生产、收购还是服务,每一件事他们都坚持做到极致。
当时钟转向2022年,烟草四十年的艰苦创业,40年的辉煌历程一一呈现在眼前。他们变了,曾经英姿勃发的他们已是两鬓如霜。他们又没变,始终坚守烟草人的初心,成了四十年事业的“守护人”。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陈雪婷
编辑: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