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云南麻栗坡:田里来了专业服务队 农民减工增效又增收

2022-06-30 19:28:40   

仲夏至,气温回升,正值烤烟大田中耕管理时节。“手机下订单,服务送田间。今年中耕省心喽!”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大坪镇菜籽地的烟田里,朱书尧边查看专业队中耕培土情况,一边对老伴儿说。

“是啊,这要是以前,我家这30多亩地光请工就是麻烦事儿。”朱书尧的老伴儿感叹道。

在麻栗坡县,受益的还不止朱书尧一家。

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机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烟叶生产新型格局打牢基础,今年以来,麻栗坡县全面推广实施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机械专业化服务模式,在整地、起垄、打塘、覆膜、中耕等机械化依赖程度较高的环节,充分利用合作社自有、社会闲散的机械,为烟农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

2022年,麻栗坡县惠农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吸纳了30余台耕整机、覆膜机、起垄机、中耕机等专用烟草机械,为烟农提供各个环节专业化服务,让烟农实现减工增效、轻松种烟。

朱书尧在田间进行中耕管理

6月雨水间隙里的暖阳,让大坪镇韭菜坪烟区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余永红手扶旋耕机正在中耕培土。

余永红很喜欢“机耕手”这个新称呼。“现在干的是‘技术活’,不仅比以前挣得多,去哪开农机都会被叫声‘师傅’。”余永红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传统的人工除草培土每天完成一两亩地,到使用旋耕机每天完成五亩多。在余永红看来,这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是他熟练操控农机,摇身为“新农人”的价值表现。

“机械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放了人。”余永红说,过去,耕田翻地全靠牛力,整地、覆膜、施肥、打塘全靠人力,每个生产环节都让人汗流浃背,烟农在田间地头扛着锄头走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辛苦。

在烤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下,余永红成为了周边几个村小有名气的“机耕师傅”。他熟练掌握了各种农业机械操控。“每年收入近4万元。”余永红说,今年我“带机入社”,加入了合作社的专业队,一年四季不愁没活干。

依托烤烟专业合作社平台,让农机“活”了起来,确保烟农在生产过程当中“有机可用”“有机能用”,整合资源做优做强专业化服务保障工作,不仅能有效控制烟叶管理给烟农带来的额外成本,更能提升服务烟农的质量,让烟农在种烟过程中体会到“安心”和“保障”。

今年,烟农李锋再也不用在烟地里忙活到太阳落山了。“过去没有专业化服务,请一个工一天工钱80元,加上两顿饭,每个工少说也要100元。自从有了专业化服务队,从育苗到整地理墒再到中耕,我都交给专业服务队,省心省力。成本降低了,怎么不高兴呢!”说起专业化服务带来的好处,种了20多年烟的李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是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麻栗坡县将依托合作社加大新农机的引进和推广力度,让烟叶生产农用机械成为烟农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帮手,让“烟农满意”成为烤烟生产发展的“底色”。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刘梦姣 郜晋亮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