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07:13:43
“2021年,我参加了‘新营销·创未来’全国校园新媒体营销创新大赛上海邀请赛,天下秀实战导师为我们参赛选手提供了30课时“线上+线下”新媒体公益培训,让我们从0到1学习技能,我也从初次镜头前的手忙脚乱到后期的游刃有余,敢于在镜头前表现自己,使我从一名普通学生来到镜头前变成了卖力吆喝的电商主播,自己真的成长了!”6月29日,在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主办的“职业教育赋能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添活力”专题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的蒲晓璇分享了自己的参赛体会。
“2021年,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预测到2025年行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达三四千万人。在现有情况下,越来越多传统的企业愿意尝试探索新媒体营销,而这类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地方政府、社会培训机构、院校三大主体。从产业育人角度,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上来说,天下秀布局基于数字新经济的职业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天下秀教育总经理郭镭说。
2021年,天下秀教育秉承“以产助教 以技育人”的理念,深度触达全国213所高等院校,签约合作40余所院校,自研15本专业课程配套教材,累计惠及2.1万名学员。郭镭介绍,天下秀教育采用IRED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针对学员不同需求及自身特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效果化,以行业标准及岗位核心胜任力为原型,以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为核心,保证学以致用;实景化,理论+实操的全实景任务式教学,打造复合型专业人才;差异化,基于产业领先地位,结合数十年产业数据积累,数十位行业资深专家授课,保障教学质量。
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天下秀教育组织开展了超过1000课时的线上课堂,通过产教融合,陆续开展产业学院共建、人才基地共建、专业共建等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刚刚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结束学生生涯的涂悦想起2021年暑期参加的天下秀教育实训培训时说:“在暑期培训之前的我还是一个对电商行业毫无了解的新手小白,短短14天的培训,我学习到了短视频拍摄与制作,其中包括了如何挑选产品,如何对产品进行拍摄。正是此次培训让我接触到电商行业,有了第一次直播体验,让我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规划。”
来自新疆伊犁的蒲晓璇在提升自己技能之后也有了期望:“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由于地域限制,家乡的干果农产品并没有打开很好的销路。电商直播不仅让顾客们买得实惠,买得放心,而且场地直发、无中间商、无差价,更能带动新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期待新媒体经济能带给我的家乡一个更有魅力、更有活力的新疆。”
目前,天下秀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形成了三大平台体系与合作院校和师生进行结合:一是院校合作平台。平台除了把真实课程体系案例放入平台,开发了基于整个产业当中实景操作的功能和虚拟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上课过程当中了解整个产业端如何做营销策略和分析。二是为合作产业和品牌客户方提供的人才资源平台。一边是服务的企业希望能够招聘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另一边是合作院校和培养学生,通过大数据做精准匹配,学生找到心仪企业,企业找到实用学生。三是营销平台。将企业希望品牌力年轻化的品牌和产品,作为教学实训任务去释放到教学当中,使得学生不仅有虚拟实操学习过程,也能接受到真实企业品牌方发布的任务。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务学院院长郭黎指出,职业教育本质上来讲就是面向产业教育,就是面向企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如果不能跟产业之间同频共振,那就无法做到产业链、创新链跟教育链、人才链相互融合,那么职业院校就不被社会认同,这就是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城市,舒兰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围绕地方的主导产业来开设课程,包括现代农艺、电子商务、农村的医养、乡村旅游、农业机械等专业。“必须走出一条创新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校长房亚杰认为,职业院校的专业一定要聚焦产业发展,要实施专业、产业、企业和行业四业联动的发展模式。
2021年,学校与天下秀教育启动校企合作,在校高一、高二电商专业178名学生于2021年12月进行了首批培训。房亚杰告诉记者,首批培训还有近30名当地的电商爱好者和从业者,这部分成年人通过培训也让他们得到了国内一流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这种技能的培养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电商这个产业链,从而进一步助推舒兰的电商销售,打造一批建设家乡的电商人才,这也是合作计划中的一部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很重要,我国农村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背井离乡的教育,让学生离开农村的教育,而不是建设家乡人才培养的教育,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房亚杰深有同感地说:“近年来,东北地区为江浙地区的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我们也越发感受到吉林振兴、东北振兴乃至乡村振兴,一定要培养出留在本土、留在本地的乡土技能型人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请像天下秀这样的企业来到舒兰为我们进行学生培养和在职从业人员培养,就是让他们能够在家乡就能学到一流技能,得到一流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在家乡实现就业与创业。让真正的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留在本土,留在乡村,这正是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李锐
编辑: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