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07:20:31
清新乡野间,传统艺术绽放时代之光。7月1日建党节之际,一场办在四川省峨眉山市高桥镇回龙村的剪纸藏品展以最“朴实”的方式揭开帷幕:没有音响话筒、没有大肆宣传,有的是主创者与当地农民一道观展言欢、同吃坝坝宴。全国不同流派的剪纸艺术精品荟萃,回眸建党百年史,同时,昆仑正脉民宿落成……一座寻常的山村,因文艺项目的沁入而与外界发生着联接,也唤醒沉睡的文化因子。
走进以《镂空时光,记录历史》为主题的剪纸藏品展,只见被“搬”进焕然一新房屋立面墙上的剪纸图案,形色各异,线条弯转流畅,方寸之间尽显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村民周淑芝看了一圈,感到很新奇:“原来剪纸不单单是剪喜字、寿字,还可以这么精美!”
办在山村里的剪纸藏品展吸引农民前来观看
而实际上,在昆仑书院王晓巍院长看来,剪纸艺术发源于乡村,也应复兴于斯。“剪纸,可以说是民间参与人数最多,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形式。不需要绘画功底,覆盖人群广,易上手,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潜藏着大量剪纸艺术能手。”为唤醒乡村沉睡的剪纸艺术,封小霖从他几十年的剪纸藏品中精选出部分作品进行展览。“这些藏品,大部分是剪纸名家的作品,不少作品是半个世纪前的。通过这个展览,向这些剪纸艺术家致敬,向历史致敬!”
昆仑书院院长王晓巍(右一)向村民讲解剪纸作品
本次展览分为上篇“人间正道是沧桑”与下篇“在希望的田野上”两部分。上篇“人间正道是沧桑”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以这一百年中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以一幅剪纸作品为代表,记录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透过作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如这幅代表9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任建新剪纸作品《回归》,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刻进行艺术呈现,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今天来看特别有意义。”封小霖介绍。此外,还有反映21世纪20年代抗击疫情的剪纸作品《出征》,曾受援助的湖北,在河北疫情发生后星夜兼程奔赴支援。
作品《出征》
下篇“在希望的田野上”则用剪纸作品记录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伟大变化与成就。一幅幅形态各异、画风精美、生动巧妙的剪纸作品,剪刻出了一个锦绣田园。其中,不乏体现国家发展农业的“大智慧”的时代作品。如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背景下,《春耕》作品中生动反映了“铁牛”换耕牛的生动画面。到了90年代,《丰收》《硕果》剪纸作品中人扛巨型水稻、茄子上树等以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呼应袁隆平禾下可乘凉梦。
作品 《火炬手》
作品 《谷场情》
尽管展出的只有二十余幅精品剪纸,但这些作品汇聚南北、东西多流派剪纸作品,来自河北、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地。“既有东北、西北地区的粗犷质朴又纤丽多资,也有江浙派造型灵动、层次丰富的风神气韵,体现了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我们正是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传承弘扬中国剪纸,坚持文化自信,把剪纸这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封小霖说。
当日,昆仑正脉民宿也正式试运营。木式装修的崭新别院,四周绿林婆娑,蝉鸣声声,远处云端交接处金顶大佛隐约可见。“这次展览是昆仑正脉民宿落成后的第一个展览。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参与到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来。”启动仪式上,昆仑书院院长王晓巍讲道,接下来还将举办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民宿注入灵魂和活力。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罗敏
编辑: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