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25岁 正青春|一份设施农业的“智慧样本”

2022-07-19 15:28:50   

编者按:1997年7月29日,全国首个“国字号”农业高新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25年,9000多天,杨凌从一座普通的关中小镇,成长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农科新城,在中国农业版图上绘出精美的“绿色”画卷,也在谱写农业发展新篇章的路上让“杨凌科技”花开旱地农田。

值此杨凌示范区成立25周年之际,杨凌农科传媒集团特别策划推出“25岁 正青春”系列专题报道,回顾过去成就,展望辉煌未来,致力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本期推出《一份设施农业的“智慧样本”》。

一份设施农业的“智慧样本”

——杨凌设施农业产业25年转型升级见闻

2022年7月29日,将迎来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的25岁生日。

她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她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从1997年成立至今,在这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赶考”路上,杨凌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提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国家农业高新区的“雁阵”中,以“头雁”的昂然姿态和责任担当,奏响了一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歌。

图片

“中国设施农业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发展地位,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面积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亩,几乎占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的85%以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设施农业的大国。杨凌示范区作为国家级农高区,成立25年来,一直在我们中国设施农业结构、环境控制、栽培技术等方面做了重要工作。”邹志荣介绍说。

2022年6月15日,在2022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云上推介会上,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始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邹志荣教授在回答印度尼西亚ELSHINTA电台记者Dedeh Shanti提问时如是说。

设施农业 助农增收显奇效 

早春二月,杨凌农科城细雨霏霏。五泉镇王上村村民王社谋连日来都在自己的蔬菜大棚作务。“3个棚能收入10多万元,这得感谢设施农业‘3+2’技术呀。”王社谋掩不住高兴的心情。

王社谋的受益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李建明教授研发的设施农业“3+2”技术,其是将双拱双膜温室大棚、基质袋式栽培、水肥一体化、碳基营养肥、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五种技术集成应用于设施大棚,从而有效提高作务品质和产值。

图片

王社谋在大棚里作务 (资料图片)

王鑫宇是杨陵区大寨街道办西小寨村村民,其依靠传统方式种植蔬菜已有20余年。从2008年开始他建设了设施大棚。“通过建设设施大棚,收入比原来提高好几倍,借助杨凌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让我的农业生产效益更高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王鑫宇说,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也跟着建起了现代化温室大棚,往日靠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农民们如今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收入翻番。

在杨凌,通过建设设施大棚,走上致富路的新农民很多,揉谷镇杨凌中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中来有着切身感受。“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种地理念,还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科技和理念的变革让农民更有收获。”王中来充分利用杨凌农科优势,通过建设设施大棚发展农业,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也推动着杨凌现代农业向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化发展。

图片

王中来在新建的温室大棚里查看火龙果长势(资料图片)

“ 杨凌智慧”使现代农业更“智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技术的发展应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慧农业阶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从而使农业更“智慧”。

5月14日,一场大雨突袭杨凌。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一座座针对“一带一路”国家气候特点设计的智能温室里,邹志荣在操作着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图片

邹志荣正在操作智能控制系统。

“园区智能控制系统会根据作物需求,自动进行进行肥水营养的输送,其监测系统能对作物生长全过程畸形实时监测监控,对风速、风向、降雨等自然环境都可以进行预警和检测。”邹志荣说,杨凌智慧农业园智能管控系统能根据不同需求搭配组合,可以组合智能卷帘系统、智能放风系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水肥雾化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光照调节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温室管理系统,能实现设施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视、可控、可管”。

邹志荣介绍,杨凌设施农业发展从最初的牛耕地马拉车的1.0阶段、机械化的2.0的阶段、自动化管理的3.0阶段到如今4.0的智慧农业阶段,始终走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前列,为我国设施农业创新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杨凌力量”。

“杨凌智慧”奏响上合“丰收曲”

杨凌示范区成立25 年来,先后制定出台若干支持发展设施农业的相关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特色产业进行智能化设施建设,并对全区老旧温室大棚进行智能化设施改造提升,积极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很好促进了杨凌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顺利从设施农业的1.0阶段演变到了如今的4.0智慧农业阶段。多年来,杨凌规划建设了一批集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化、数字化等为一体的智能温室大棚,并形成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图片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鸟瞰图(资料图片)

6月15日,在2022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云上推介会上,邹志荣向参加会议的众多上合组织成员官员介绍了杨凌设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说,从杨凌示范区成立之初,就设计建设了以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首批设施农业基地,从此便开启了杨凌设施农业示范引领的新篇章。2008年,杨凌又设计建造了以现代农业创新园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基地,其从品种选育、栽培、移植、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打造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18年设计建设的智慧农业示范园,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于一体,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杨凌设施农业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相应新技术新设备也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家推广应用。”他说,杨凌示范区设施农业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杨凌已先后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花卉苗木种植等多个农业领域合作,累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300余项。

如今,杨凌设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果实。(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李煜强)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