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徐成利:把患者当亲人

2022-07-25 10:55:11   

从2002年开始实习算起,徐成利已经在护士岗位上干了整整20年。徐成利在唐都医院学习工作4年,2007年来到杨凌示范区医院,先后在普外科、肿瘤科、妇产科待了近10年,目前党龄也有10年了。她因为在实习期表现出色得到了留院工作机会,抢救技术在单位技能比武中拿过好几次第一名,经常被抽调参加“杨马”和农高会医疗保障任务。

2016年,徐成利调入全科医学科工作后,组织联合单位各科室专科医生,长期为杨凌示范区100多名退休科教专家提供上门诊疗服务。2019年,她担任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后,联合杨凌示范区基层卫生院组成“医疗共同体”,创新推进分级诊疗、医疗资源共享、卫生下乡等工作,有效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疗水平。

7月14日清晨,徐成利和专科医生前往退休科教专家庄灿然家中,为老人检查身体并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一周前,她带队定期上门诊疗时发现老人血压高至180mmHg,当时就嘱咐老人家人严格监测老人血压并建议住院治疗。“老人独自在家时,若血压不平稳,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我们比较担心。”徐成利说。临走时,她记下老人家里的座机号码并现场拨通。“座机铃声音量大,您能听见。以后,我就打座机给您。”她为老人留下单位座机和自己的手机号,还叮嘱老人将常用药放在手边,并且答应老人每天打电话提醒他测血压。此后几天,徐成利每天打电话提醒老人。

“杨凌示范区医院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疗,服务太周到了。我们去杨凌示范区医院看病,医护人员也会陪着做检查,服务非常贴心热情。病人心情更加舒畅,身体上的病痛也会更快康复。非常感谢白衣天使的辛勤付出。”庄灿然说。

徐成利认为,退休科教专家为农业发展付出心血,应该享受到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自己能做的就是多给他们打个电话,勤往老人住所走一走。多年来,她和同事上门诊疗,为科教专家解除病痛,让他们的晚年生活状态大为改观。

2019年初,徐成利在上门诊疗中发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董丽芬因患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在家里几乎是靠触摸行动,因此也不愿外出。经过多次检查,徐成利和专科医生断定董丽芬在经过手术后完全可以提高视力,但对方因为心理因素而惧怕做手术。2019年5月,在徐成利的说服下,董丽芬终于答应做手术。拆开纱布的那一刻,董丽芬哭了。“感谢杨凌示范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让我重见光明。现在,我每天都要下楼锻炼,身体也越来越好。”董丽芬说。

在杨凌示范区医院的安排组织下,徐成利负责协调杨凌示范区医院、揉谷卫生院、五泉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组成“医疗共同体”,有效规范基层医院和卫生院的各项制度和流程,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牵头成立志愿者医疗服务团队,带领志愿者每年在基层卫生院举办多场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座、专业培训和义诊活动等,为患者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肿瘤科工作时,徐成利深深理解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关于医护人员职责的名言。她面对肿瘤病人时,总是殷切关怀,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家属难以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徐成利会给他们一个拥抱。她认为,医护人员的职责不仅是查病开药,还应该用心感受患者和家属的内心世界,给他们一份鼓励与安慰。

二十年如一日,徐成利对患者无微不至的专业服务和悉心守望,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赞誉。她先后10多次收到感谢信和锦旗。“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是我的本职工作,感谢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信赖。我用真心对待患者,患者会感受到善意并以真心回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将工作当事业、把患者当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医疗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徐成利说。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