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为了万户烟农的幸福——看云南文山烟区如何以农机农艺融合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

2022-07-27 09:05:01    杜星霖 李春瑶 杨芮

烟地里,翻犁机、起垄机、打塘机、移栽机、覆膜机、中耕机在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替代了人工作业,无人机在空中精准飞防作业。

烟地外,烟农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与烟技员沟通交流,通过“云滴农机”“空中滇农”等小程序在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北斗”系统的应用实时记录大型机械作业轨迹,为烟区规划提供依据。

……

这不是关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构想,而是烟田里的烟叶作业现实场景。

文山烟区烟农中耕场景。

在云南省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看来,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深化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烟农生产成本,提高烤烟种植效益,推动文山烟草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此,近年来,文山州局(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全程机械化为导向,以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为目标,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推广,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升级,着力稳固烟叶基础,促进产业稳定发展、烟农持续增收,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田宜机”——聚焦烟田改造,夯实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础

近日,在丘北县双龙营镇红薯山村,一望无际的连片烟叶仿佛绿色的海洋。烟田里的烟叶整齐划一,机耕路旁沟渠纵横。

“这么好的土地里,怎么可能种不出好烟叶!”黄绍书是红薯山村的一名烟农,种烟经验丰富,但却一度有过放弃种烟的念头。

“地块太零散、配套设施又不足,以前栽烟时两块地之间最远要走将近50分钟。”黄绍书说,几年前,每到移栽、采收等用工高峰期他都会觉得恼火,能够用上机械作业更是想都不敢想。

机械化是农业的出路。然而,没有平整的土地、流转的政策、完善的配套,机械化便无从谈起。

为了尽快改善烟农生产条件,文山州局(公司)把稳定核心烟区、稳定优质烟田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扎实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以田宜机”,充分发挥基本烟田的综合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他们以当地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合作社为主体,组织农户开展土地长期集中流转,为高标准烟田建设提供耕地保障;以多样化流转为途径,突出解决再流转问题,满足农户种烟需求,实现土地流转可行、可持续,合作社经营稳定。

“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实际需求对整个烟叶产区的布局进行规划。”文山州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科长娄亚介绍道。

一方面,围绕提高连片种植规模,文山州局(公司)将连片种植规模作为评价验收合作社的重要指标,推动合理布局规划,确保100亩以上连片烟田规模不低于烤烟种植面积的80%,5万担以上烟区500亩以上连片面积不低于30%,10万担以上烟区1000亩以上连片面积不低于20%。

另一方面,围绕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文山烟区整合多方资源,加大烟区布局优化和土地流转力度,集中在示范区开展以“小变大、陡变平、短变长、弯变直”为重点的烟田宜机化改造,提前布置机械作业便道,拓展机械化发展空间,减少机械化作业死角,改善农机作业环境,着力解决机械作业“下田难”“作业难”问题。

今年全州落实100亩以上连片烟田比例达83.1%,同比提升38.7%,为推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烟叶生产新格局打牢了基础,开展农田宜机化作业道和入口改造14.8万亩。

土地平整了,大型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深耕翻犁、土壤改良、塘施腐熟农家肥等措施也得以顺利实施,整个烟区的耕作条件和农艺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更让烟农们欣喜的是,通过项目开展,烟叶种植区域水、路等条件和配套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质量烟叶种植区域。

文山烟区烟农使用小型中耕培土机劳作。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必须进行全程机械化的改革与试点。”文山州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朱艳梅告诉记者,文山户均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地方重要经济支柱,以烟叶生产推动地方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们责无旁贷。

“以机适艺”——聚焦机械适配性,让设备充分发挥效能

7月8日,在砚山县平远镇木瓜铺村小坛子烤烟连片种植区,一场“农机农艺融合”大比武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起垄打塘一体机、自走式覆膜机、自走式揭膜培土一体机、自走式拔秆机……大大小小的机械化设备都“跃跃欲试”。

这是文山州局(公司)首次举办的农机农艺比赛。以合作社农机专业队为参赛单位,比赛依据不同机械分为坝区农机、山地农机、坝区农机挂件三个组,由评委组对参赛队员农机作业熟练程度、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农艺指标:行距株距、烟墒直度、起垄高度、打塘质量)三个大项6个指标进行“好、中、差”等次评价。以农机农艺融合“大比武”活动为抓手,文山州局(公司)推动形成农机农艺融合“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提升农机专业化服务水平,完善全州烟用农机选型手册,进一步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参加这次农机比武的还有移栽浇水覆膜一体机——可以发挥大作用的小机器。由于移栽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较低,文山州局(公司)以此作为最新研发方向,重点在移栽关键环节的配套机械方面谋突破,补齐全程机械化的短板。

“翻犁、起垄、打塘、移栽、覆膜、植保、施肥……咱这农业机器人啥都能干,种烟没有过去那么苦了!”比赛现场,丘北县天星乡烟农、合作社机耕手马顺荣为记者介绍起自走式覆膜机、微耕机,言语中满是自豪。

近年来,为加快新型专用农机研发,重点发展适应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实用农机,进一步提高烟用农机装备的作业广适性、农艺适配性,文山州局(公司)一方面不断加大农机研发力度,充分调动公司技术员、合作社、烟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小改进、小创新研发改进一批价格便宜、便于操作、接地气的“土农机”;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农机引进力度,充分发挥联创平台渠道优势,精心筛选优质农机资源,以此降低合作社和烟农采购农机的选型交流成本。

“我们对应建立了农机的进退机制,通过实操比武、烟农推荐等方式,建立完善烟草农机推荐名录和选型手册,同时根据新型农机验证示范、农机农艺匹配评估、机械改进及选型定型多个方面,对农机进行持续筛选和优化。”娄亚介绍道。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文山烟区在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方面成效显著,呈现出“实用、多样、融合、智能”发展的特色,打造“全程覆盖、降本增效、辐射带动”发展典范。截至目前,文山州共组建专业化队伍27支687人,服务面积32.6万亩,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达91%,烟叶生产环节亩均用工控制在17个以内,较传统烟叶生产方式亩均减工3.8个,每亩为烟农降本增效约380元。对于生产方式的改变,马顺荣深有体会:“自从用上了微耕机、覆膜机,烟叶移栽前‘犁、耙、垄、塘’4道工序的成本降了,省去了请人工的费用,一年至少能为我节省4000元。”

与此同时,文山州局(公司)加大封顶抑芽、拔秆环节的机械化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移栽、采摘环节的机械化应用,机械化已基本覆盖烟叶生产全部环节。

文山烟区机械化运用场景。

2022年,全州实现100%机械化、数字化育苗,减少育苗用工及设施投入128万元。机械犁耙、起垄、打塘、覆膜推广率分别达到96.7%、93.42%、81.12%、80%,中耕环节机械作业率92%,植保环节机械作业率65%,减少用工95.6万个,降本约96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文山州局(公司)还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红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智慧烟草”联合创新中心,巩固和丰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内涵,以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吸纳各类要素资源,构建“协同、高效、共赢”一站式种烟主体服务平台,提升烟叶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

“一直以来,文山烟草始终注重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主要目的是降本增效,从而更好地稳定烟区、烟农。”娄亚说,文山烟草将持续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均质化生产水平,大力推进烟区农业现代化。

“以艺宜机”——聚焦作业场景、农艺环节,构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在文山烟区的田间地头,各类现代烟草农机成为农家好帮手。技术新、装备强,田间地头的科技动能正转化为烟农收获时节的喜悦之情。

在文山州局(公司)看来,要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必须以农艺标准为基础,即农艺宜机化。

为此,文山烟区抓住关键环节,将统一烟田标准作为推行机械化的前提,再结合坝区、半山区、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条件,聚焦三大作业场景、六个农艺环节,围绕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制定了《文山烟区宜机化烟草农机农艺标准规程》《文山烟区农机装备选型配置技术标准》等,统一了烟叶生产全环节的宜机化农艺标准,推动农机农艺在融合中前行。

“整地、理墒,这些农机什么都会干。”砚山县铳卡村烟农赵成华用上了自走式一体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种烟多年的他更是直言,从来没想过农机还能根据设定好的工艺标准“自己干”。

事实上,文山烟区对工艺标准有着自己的考量。

对于育苗、整地、理墒、打塘等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环节,他们统一物资规格和作业质量要求,开展相应的宜机化农艺技术大田验证和参数制定工作;

对于揭膜培土、植保、拔秆、烘烤等农机农艺“中度融合”的环节,他们从农机适配性提升和农艺宜机化改造两端发力,加快提升宜机化水平,构建相应的农艺技术参数;

对于移栽、施肥、采收等农机农艺“低度融合”的环节,他们先行探索宜机化农艺改进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明确其农艺农机融合度提升的可行性,为相关农机研发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当前,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兴起,为烟用机械的选型、改进和研发注入了新动能。文山烟区适时引进农机智能导航、远程数据分析等技术,以智能机械化促进农艺发展。

“我们用的机械有了‘大脑’,经验丰富的老机耕手都干不过它,从来没操作过的新手也能很快上手。”烟农口中的“大脑”,其实是安装了智能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烟草农机。

今年,文山烟叶生产整地、理墒等环节的作业机械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高标准自动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砚山县、丘北县属于地势平坦的坝区,针对大面积连片烟田整地起垄作业需求,成功引进自动驾驶的智慧型起垄机器。以卫星定位自动驾驶代替人工驾驶,每公顷烟田作业时间仅需45至50分钟,理墒的路线笔直、整齐。另外,经过改造的覆膜、中耕机等机械,进一步提高了田间作业效率和精准程度。与此同时,他们还研发抛苗移栽机7台,推广抛苗移栽1.2万亩,减少生产成本172万元,填补了文山烟草小苗机械移栽的空白。

智慧烟草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艺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为不断推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文山州局(公司)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重视建设创新人才基地,构建了多级别多层次的人才梯队。

他们加强科技项目的研发及推广,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比如,2019年“烤烟计数打塘机的研发”课题在全国烟草行业第三十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三等奖。

农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文山州局(公司)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结出硕果,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为推进烟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服促融”——聚焦专业化服务,通过数字化方式助力全程机械化

当下,文山烟区正处于大田长势好、等待采收的时节。家中种有100亩烤烟需要尽快完成植保的砚山县干河乡干河村烟农杨明良尽管还没联系到作业机械,但他并不着急。

“我们现在种烟用的机械都是托管服务,通过手机就能快速进行服务预约,一键完成下单、服务和评价,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杨明良说。

杨明良说的“手机预约”,是文山州局(公司)研发的一款名为“云滴农机”的小程序,借助这个小程序,烟农可以轻松实现专业化服务的“掌上操作”。

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机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文山州局(公司)全面实施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托管服务模式,在烟田育苗、深耕、耙地、打塘、覆膜、植保等用工多、强度大的生产环节,整合全州农机资源,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全覆盖,以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的服务让烟农共享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成果。

文山州局(公司)党委认为,建立烟农专业化服务数字平台,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就是要为烟农提供便捷服务。

为加快实现服务能力现代化,文山州局(公司)依托“智慧烟草”联创中心研发了“云滴农机”“空中滇农”等农机服务预约系统,在系统中实时录入烟农、烟田地块、农机资源等信息,通过程序开发实现下单一次、服务多户、就近分配等功能,可实现农机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农机服务不但操作便捷,而且服务更到位、价格更优惠,比起以前到处问别人借机械,那是省心又省钱。”杨明良对托管农机的服务模式赞不绝口,“现在,我还是一名机耕手,双份收入,种烟让我越来越有赚头。”

目前,砚山县木瓜铺烤烟合作社有114名具有“双重身份”的机耕手,合作社对这些机耕手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技术指导。每次农机服务结束后,烟农还可以通过平台对机耕手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打分、提出建议,这些打分是考评机耕手、兑现服务费用的依据。

与此同时,文山州局(公司)还积极引导砚山县木瓜铺烤烟合作社建设全州第一家烟草农机“4S”店,提供配套农机质保维修服务,有效降低烟用农机维修养护费用,确保烟农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久。

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统筹下,文山州局(公司)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的同时,围绕烟叶生产耕、种、管、烤、收等环节,整合科研、企业、市场等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应用技术手段,把信息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持续完善推广“一部手机种好烟”。

“香叶智农”微信小程序就是“一部手机种好烟”数字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程序主界面涉及政策宣传、合同网签、交售预约、技术科普、红塔金融信贷服务等业务,生产业务线上办理,便农利农惠农。

“没想到,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解决我们的大问题。”砚山县平远镇大新村烟农李家平高兴地说,“今年,我的合同签订和农用物资贷款都是用手机操作,很快就办好,比以往方便多了。”

由于移栽等烟叶生产环节的时间相对集中,文山州局(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烟叶生产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再造,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做好烟农服务工作,助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

小程序解决大问题,小手机预示大发展,在这一“小”一“大”之间,正是文山烟草为14085户烟农幸福生活作出努力的生动实践,也是他们对生产技术进步、农机服务提升的不断追求,更是他们与时俱进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智慧烟草的真实写照。

山虽高,勇于攀登终能登顶;路虽远,坚毅前行定能到达。全程机械化的探索只是文山烟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未来,他们将借助科技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烟叶生产工作,绘就一幅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美丽画卷,为实现乡村振兴美好愿景贡献烟草智慧力量。

作者:杜星霖 李春瑶 杨芮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