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90后返乡创业,做大荷塘文章

2022-07-29 16:20:42   

张哲瑜(左一)在忙着收小龙虾。  

7月17日一大早,在曹县“曹献优品”展销中心,张哲瑜正和同事们忙着打包本地的农特产品,这些农特产品将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自今年3月,开始运营当地县域电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曹献优品”,张哲瑜和团队其他成员每天都会忙到很晚。

“现在刚刚开始,每天的日销量在200单左右。”张哲瑜一边忙着发货,一边聊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1992年出生的张哲瑜是曹县魏湾镇魏湾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创业,做了一名“新农人”。

“我们那个地方叫‘万亩荷塘’,十年前就小有名气,来游玩的人很多。我很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就想着回来做点事情。”张哲瑜说。回乡干什么?依托曹县魏湾镇黄河故道湿地的资源优势,张哲瑜成立了曹县万亩荷塘水产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算发展水稻、莲藕种植,大闸蟹、小龙虾养殖等特色产业。

可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难题。由于村民担心合作社不能兑现承诺,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张哲瑜一家一家做思想工作,给他们算经济账。就这样,他流转了160亩土地,有了第一块属于自己的发展基地。

“刚开始创业那几年,几乎每天都泡在池塘里面。”张哲瑜说。慢慢地他发现,赏完荷花的游客也想带走一些农产品。“所以,我们开始在旅游商品上做文章,不只是单纯的种植、养殖了。”张哲瑜说。一开始他们生产小包装的莲藕和大米,也没有品牌。随着游客对他们的农产品越来越认可,2015年,张哲瑜注册了“曹州万亩荷塘”商标,开始走品牌化经营的路线。

据了解,如今张哲瑜共流转土地2400余亩,覆盖魏湾镇董楼村、郑庄村等7个村庄,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300余亩,莲藕种植面积约900亩,同时,他还建了150余亩的循环种养基地。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服务带动群众200多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还带动附近100名村民就业。

2018年,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张哲瑜对莲藕、水稻进行深加工,做了荷叶茶、藕粉等产品。2020年,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荷塘农产品产业园,承担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的水稻、荷叶茶加工,现年产一级大米9000吨左右,年产无公害荷叶茶约200吨。

如今的张哲瑜已经走出了一条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农产品开发、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新路子,他本人先后荣获“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称号。

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张哲瑜也搭上了电商快车,紧跟电商发展步伐,做起了直播带货,设立了专门的直播间、电商培训室等。通过“直播+电商”新模式,扩大了宣传和销售范围,将万亩荷塘大米、荷叶茶等特色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创业多年,张哲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2022年,当地政府把县域电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曹献优品”交给他来运营。

“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烧牛肉、胡辣汤、黄桃罐头,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在“曹献优品”线下展销中心,主播彭苗正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推介农产品。“我们团队现在有10个人,每天直播的时长大概是6-8小时。”彭苗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发展直播带货,壮大自己的电商团队,让更多人认识‘曹献优品’。”张哲瑜说。

来源:农村大众报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