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产业兴旺带来渔村蝶变——福建省福安市下岐村乡村振兴秀美画卷徐徐展开

2022-08-11 09:40:12    ​雷津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冯建伟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 吴庆堂 摄

7月下旬,在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区福安市,下白石镇海鲜一条街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这条集连家船民吊脚楼和连家船参观体验、海鲜加工、海鲜交易为一体的街道,建筑面积约2400多平方米,将成为下岐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着力点。

千乡千貌,万村万面,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每一个村庄面临的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自1997年连家船民搬迁上岸以来,福安市下岐村坚持产业引领,渔业兴村,探索出了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76万元,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岸定居,夯实渔村振兴基石

下岐村位于白马江畔,是一个纯渔业村,全村现有2个渔民新村、6个渔民安置点,人口782户、3571人。

1997年以前,下岐村有名无实。全村700多户船民祖祖辈辈以讨海为生,一条小木船就是几代人的家,“家连着船,船连着家”,船民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过着海上漂泊的生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贫困群体。

因为常年生活在船上狭小的空间里,老一辈的船民,双腿内弯呈O型,大多数都患上风湿病、关节炎等难以治愈的病。贫困加上社会的歧视,渔民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得了个充满歧视的别称“曲蹄”。新中国成立前还有“曲蹄爬上山,打死不见官”之说。

“无财产保障、无生命保障、无教育保障。”作为特殊的“三无”群体,连家船民一度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的贫困生活。被称为“疍民”的连家船民,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进行民族识别才被正式归入汉族,命运才逐渐发生改变。

随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连家船民解决搬迁、就业等问题,让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下岐村建成了2个渔民新村、6个渔民安置点。为引导渔民有序搬迁,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三带”作用,带头主动搬迁上岸、带领挂钩户搬迁、带动观望等待渔民搬迁,帮助困难渔民度过“搬迁—上岸—定居—生活”适应期。1997—1999年,共新建房339幢,安置渔民511户2310人,渔民们告别了漂泊生活。

培育特色产业,开启渔村振兴之路

在下岐村的对岸,一排排楼房沿溪而列,背山向阳、视野开阔——这是2012年为彻底解决船民上岸定居和生产问题所建设的下岐村船民安居工程。建成的4栋共120套新居,解决了最后一批120户共642名船民上岸定居问题。

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为解决船民的生计问题,下岐村两委为船民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问题,为他们在海上、滩涂上养殖牡蛎、对虾、紫菜、海蛏、鲍鱼等提供水产养殖技术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下岐村落实精准脱贫方针,改变过去村民从事单一的捕捞局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商贸服务、建筑等多种产业,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76万元,村集体收入63万元。

“20年前在海上漂泊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们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民江成财说。2003年,江成财带领村民承包池塘养殖海蛏;2005年,他用养蛏赚到的第一桶金带领30多名村民从事桩基工程,带动村民增收。如今,江成财已是一名建筑公司负责人。

以培育特色渔业产业为抓手,下岐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富余劳动力,创建了自己的海产品品牌,一二三产业得到融合发展。

连家船民的变迁及其摆脱贫困的经验,吸引了30多个国家的元首、驻华大使、主流媒体记者、外国友人等前来下岐村参观考察。电视剧《连家船民的美好生活》前来取景拍摄,央视小春晚《东南西北贺新春》在下岐村录制,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小分队来到下岐村慰问演出。

开展环境整治,创建宜居渔村

走进下岐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独具特色的渔民广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下岐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着力补齐人居环境整治短板。

村容村貌的扮靓,吸引了不少周边的群众前来下岐村观光休闲。连家船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丽家园梦。

“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渔村变成了热闹的商埠集镇。”下白石镇副镇长、下岐村第一书记郑月娥介绍说。在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富口袋”的同时,村民的“富脑袋”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村民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1997年前,村里95%的船民都是文盲,没有一个大学生。现在,村里已经培育出260多名大学生。

今年5月30日,以“上岸感党恩·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首届连家船民上岸节成功举办。连家船民迎来了首个自己的节日,用渔民独有的方式表达上岸的喜悦与幸福,深情回顾殷殷嘱托,共同展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生活,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下岐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此,村里立下“五新”目标: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

“乘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下岐村将实施一批新项目,将建设休闲长廊、乡村生活体验馆,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郑月娥说,“随着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村里也将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