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江西遂川:大山里有个农民剧团

2022-08-18 10:31:56   

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腹地的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有个“大汾农民剧团”,已有72年的历史。2005年12月,剧团被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集体”称号。“是罗霄山脉和客家文化滋养了剧团。”老团长李在成说,可别小看了这些农民演员,洗了两脚泥,个个能在台上闪转腾挪,戏里戏外也见证了乡村变迁。

剧团送戏下乡近4000场

71岁的李在成只比剧团小1岁,在当地,他这个年纪的人,大多还存有对剧团成立初期的美好记忆。

李在成回忆,身为山东人的母亲年轻时就在剧团里唱京剧,是附近几个乡镇的“名角”。他这个“星二代”从小被妈妈背在背上辗转多地演戏,是“最忠实的观众”。

成立之初,剧团由20人组成,要么来自农村,要么在圩镇经商,没有工资报酬,也无其他保障,全凭对戏曲的痴迷和无私奉献。

在交通并不发达、出门全靠两条腿的年代,剧团靠的是一双双脚板、一副副“铁肩”。年轻人挑重的生活用具,年纪大的演员或者女演员背道具,走村串户,把欢声笑语送到田间地头,被戏迷亲切地称作“扁担剧团”。

54岁的巫治机是团里的骨干,早在1985年就加入剧团,作词作曲,演奏笛子、二胡等都是他的绝活。巫治机说,自己爱上这行完全是受父亲影响。在部队当兵时,父亲是文艺骨干,退伍后回乡成了民间艺人,常参与乡间红白喜事的演出。巫治机耳濡目染,也深深迷上了演艺,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72年来,剧团送戏下乡近4000场,平均每年50多场,足迹遍布遂川和附近的湖南桂东、炎陵、茶陵等地。

贴近时代生活佳作连连

2001年,剧团排演的小戏剧《新媳妇上门》(最初为《扶贫媳妇》)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强烈。故事以女扶贫干部3次入户走访调查为主线:一名村民想装穷叫苦骗取国家帮扶资金,哪曾想,第一次上门的女干部竟是未过门的“准儿媳”;第二次上门,女孩知道了实情,教育起“准公公”,要靠勤劳致富;第三次上门,便是结婚迎娶进门。时长半个小时的演出包袱不断、笑点多多,此剧在江西省农民剧团展演中获得二等奖。

戏剧获得认可,极大提振了剧团全体人员的信心。此后,他们佳作连连:有宣传扶贫政策、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小戏剧《桃花迎春》《恭喜发财》,有讲述反腐倡廉的《月到中秋》《花姑过关》《红包》《新酒令》,有反映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的《掰笋子》,有歌颂新人新事的《巧劝夫》《喜相逢》《阿黑戒赌》,有讴歌白衣战士的《非常隔离》……采茶戏、歌舞、快板、民间吹打乐样样都有,叫好叫座。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剧团创作了宣传解读大会精神的小戏剧,在农民间传唱。“用客家话讲政策,大段大段台词我都能背下来!”大汾村村民古和生感慨。

不过,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下,农民剧团的生存难度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断层问题更是亟待解决。为了留住人才,当地党委政府从各方面给予关心,为他们推荐演出机会。

如今,在老团员的带领下,陆续有年轻人参加剧团,并成长为骨干,巫治礼、巫伟鹏父子,张丽、张珍姐妹,徐小梅、任淑珍母女,巫治机、巫治礼兄弟同台演出,在当地已成佳话。剧团每次表演,尽可能老中青搭配,老演员也愿意把更多戏份让给年轻人。这些朴实的做法,在举手投足间,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得以传承。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