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科研路上 | 闵东红:心怀种子梦 愿做育种人

2022-08-29 16:05:57   

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从“一个小麦品种挽救大半个新中国”的赵洪璋院士团队到“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家李振声院士团队;从著名小麦育种家宁锟研究员团队到王辉教授团队,再到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团队……一代又一代的杨凌农业科学家扎根杨凌,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打造全球现代种业新高地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

在陕西杨凌曹新庄试验农场,小麦育种专家闵东红时常戴着草帽,蹲在麦田里,使用“蛮力”逐个拔收着株株熟透了的麦穗。这里试验示范着他170多个出圃小麦新品系。

“必须要整株手拔,不能机械收割,而且还要快,耽误不得。”在他的带动下,学生们也干得热火朝天。

图片

闵东红1990年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4年加入赵洪璋小麦育种团队,在宋哲民教授指导下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科研工作。1997年跟随小麦育种家王辉教授继续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至今。除了长期从事常规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外,“十三五”期间还开展了抗逆转基因小麦分子育种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级证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图片

恩师鼓励,引进科研之门 

走进闵东红办公室,办公桌旁几“捆”金灿灿的小麦植株标本格外醒目,红色标签上分别写着省审“西农059”“西农619”“西农627”;国审 “西农629”“西农598”“西农625”。

“这些都是我们科研团队不断创新的成果。”闵东红拿起一捆标本对记者说,作为一名育种人,他深深感受到只有品种创新才能让藏粮于技成为现实,才能促进种业发展,让粮食丰收成为可能,小麦品种创新与育种方法突破也让杨凌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图片

回顾近30年的科研工作历程,失败与成功并肩、沮丧与喜悦共存,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闵东红深有感触。1994年初尝小麦育种艰辛,闵东红腰酸腿疼,看着铮亮皮鞋变成泥鞋,以前对工作的预期和实际的落差让他思想开始动摇,退缩情绪弥漫了身心。

“如果不是宋哲民老师找我谈心,或许我将和育种科研就此别过。他鼓励我:要做好科研,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克服当前的畏难情绪,只有坚持才能行远路。”至此,闵东红“改头换面”。

1997年,闵东红迎来了育种生涯第一个喜悦:“西农8727”小麦新品种通过陕西省审定, 2000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喜悦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图片

初心不改,终能收获满满

闵东红继受宋哲民老师“恩惠”外,又有幸跟随王辉老师继续小麦遗传育种工作。闵东红说回首育种历程,虽然艰辛,但却收获满满。

随着“西农2611”“西农9871”“西农9872”“西农822”“西农165”等一批省审品种的审定,更加坚定了闵东红的初心。2003年“西农2208”通过国审,2005年“西农979”通过国审,2006年“西农9718”通过国审,闵老师所在团队四年连续审定三个国审品种。闵东红说,无论是自己主持或者参加选育的品种,都让自己“信心倍增”,因为这实现了小麦育种研究室和原西北农业大学十多年间无国审品种零的突破。

图片

“品种虽然通过国审,但如果不尽快发挥其在生产上的增产、增收作用,就像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展柜的摆设。”

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闵东红除继续进行品种选育工作外,也将品种推广当成自己重要的工作去做。

种子的优劣决定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品种的创新决定着种业的发展。常规育种技术成功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闵东红每年做400-500百多个杂交组合,但最终能够培育成品种的组合也就是一两个,甚至一个还不到。

“虽然育种工作很艰辛,但是必须连年坚持,不然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劳。”闵东红说。

图片

科研创新,育种再立新功

虽然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级奖励,但闵东红并没有停留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思考着新的育种策略和育种方法。

从2019年开始,闵东红在育种技术与方法上寻求新的途径。“我们采用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途径开展了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育种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面向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闵东红说,近年来他和团队在新品种选育的方向上作了调整,在兼顾产量、抗性的基础上,将品质改良作为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双单倍体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四年可以育成一个新品系,比常规育种技术年限缩短3-4年,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图片

目前,闵东红团队已经培育出两个双单倍体小麦新品系(DH1959、DH1975),其丰产性、抗病性和品质等性状都表现优良,现已进入产量鉴定试验,有望成为较理想的品种。

“小麦育种的魅力是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没有到有,这是创新,而从‘1’到‘10’这是速度,这两个都要抓。”

闵东红说,做科研不要怕苦怕累,更要经得起冷嘲热讽甚至白眼,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而要脚踏实际,坚守如一。如果不敢想,不敢做,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科技创新的佼佼者。

图片

夫妻同心,团队诞生“双胞胎”

“感谢我的爱人,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工程教研室张小红副教授,她也是我们团队一员。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着我的工作。”他说,因为有爱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育种工作中。目前,团队已育成国审品种3个(西农629、西农625和西农598),省审品种3个(西农059、西农619和西农627)。

值得一提的是,“西农625”“西农598”同年审定,夫妻两人一人一个,刷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史以来同一个课题组同时国审两个小麦品种的记录,被同事们调侃为“夫妻店”诞生的“小麦双胞胎”。

加速种业创新,做强农业“芯片”,着力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这是杨凌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

闵东红说,长期以来杨凌小麦育种科研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育种水平和技术一直处于全国先进行列,随着分子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和基因编辑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杨凌小麦育种科研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育种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将会得以破解。

图片

二十多年来,闵东红所在团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生物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60多项,选育国审小麦品种11个,省审小麦品种24个,育成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超2.5亿亩。

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西农979小麦新品种,截至2021年累计种植面积1.53亿亩,生产小麦544.12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18.26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过四年,我就要‘到站’,虽然身体可以退休,但小麦育种科研的精神永不退休,农学情怀永不能丢,学科发展永不减缓。”

“我的愿望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小麦育种科研的传帮代工作,育种、育人一起抓,即使以后不能身在一线,我也要当好年轻人的拉拉队,为杨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摇旗呐喊!”

生命不息,“追梦”不止。创新小麦科研育种,闵东红一直在努力。

全媒体记者:李煜强 吴凡 视频:仵佳伟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