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农户花一万元自己爆改农机,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都能收

2022-09-08 15:20:34   

8月31日,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大屯村的农田里,一台小麦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明明是一片高粱地,也不到麦收的季节,为啥小麦收割机“上岗”了?路过的村民时不时探头张望。

驾驶室里坐着大屯村村民路云德,他操控的这台农机,有着小麦收割机的外壳,此刻正在收割高粱。

路云德正驾驶农机收割高粱。

“我这台农机能收好几种农作物,高粱只是其中之一。”路云德介绍,这台农机由他改造而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谷子,它都能收。

路云德是个种粮大户,除了小麦、玉米、高粱,他还承包了很多亩大豆和花生。同时他也是位优秀的农机手,改造农机的想法,近乎是跟种下高粱同步出现的。

“除了我,周边很少有种高粱的。买台高粱专用收割机吧,价格高、使用率低,不划算。”路云德自2001年开始接触农机,从事农机经营服务多年,对农机的构造、运作原理很在行,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机专家。“玩”农机,是他年轻时就有的爱好。

“要不自己改造一下试试?”抱着这样一种想法,2020年,路云德对一台小麦收割机进行改造。他渐渐发现,只要弄清原理、更换不同的部件、改变相应的参数,收割小麦、高粱、大豆等不同作物,在同一台农机上,理应都能实现。思路打开了,改造后的农机由单功能向多功能“迈进”。

根据作物的特性和收割原理,路云德对割台、滚筒、丁齿、筛箱等部件一一调试。风叶大小不合适,就用铁板重新设计、裁剪、焊接;筛底讲究尺寸,不同作物适合的筛底大小不一,路云德就买来工业筛网自己切割……

“调试了没有100次也得几十次,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改造过程不易,但路云德却乐在其中。2021年9月,“新农机”正式登场。下地实验后,机损率在2%到3%之间,效果相当不错。

花1万块钱改造,既节省了买专用农机的费用,还节省了大量人工费用。拿高粱来说,每亩地能省去约200元的人工。路云德还种植了800亩中药材,过去全靠人工收获,现在收割机一天就能收100亩,又省下大几千的人工费。这笔帐,太划算。

听说大屯村有个能人,把小麦收割机改造成了“万能收割机”,村民们起初不相信,都想来瞧瞧。

“来了好几拨人。”路云德回忆,村民在家门口围观完,又跑去地里围观“实战”,场面很热闹。

改造成功后,路云德找到广告商家,设计了一个说明标签:一机多用,兼收玉米大豆谷子高粱,麦客首选。标签打印出来,贴在了机身最醒目的位置。

路云德在机身贴上醒目的标签。

“有时开着出去转一圈,就能接到好几个电话。”路云德露出几分得意。打来的电话里,有付费让他帮忙收作物的,也有向他请教改造农机的,他甚至接到了来自河北的跨区作业订单。按照一亩地70元的价格收费,路云德一年能有近20万的收入。

4月收油菜籽,5月收中药材,6月收小麦,8至10月收高粱、玉米、花生和大豆。随着种植业务的拓宽和作物的更替,路云德边改边用,收割机的功能不断更新。“写的还是少了,该换喽!”路云德指了指机身上的标签,笑着说。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