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武都:产业发展多元化 增收致富干劲足

2022-10-20 14:49:08   

农业科技报甘肃新闻

近年来,武都区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林地,依托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生态产业,形成了以花椒、橘柑、油橄榄、核桃、山茱萸、无花果、樱桃等产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秋收时节,在武都区外纳镇,一颗颗绿色饱满的鲜果上露水还未落,就被农户们采摘进了果筐,身后的运输车开进田间地头,将刚采摘下来的鲜果运送到加工车间,人们匆忙奔走间,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21020145009038-24-9745c.jpg

“我们这里山高路陡,过去荒山荒坡种小麦、种玉米,不仅收成差,还卖不出去。自从我开始种油橄榄,现在收益是一年比一年好!”说起油橄榄,武都区外纳镇外纳村的贾旭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十几年前,贾旭红所在的村子都是种植土豆、玉米、小麦、花椒等农作物为主,村民们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2005年起,村上开始大力发展油橄榄种植,全村40多户都种起了油橄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如今的贾旭红已经从一个种植户成长为村里的油橄榄专家,不但能认识十几个品种,还经常对同村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目前他已经种了20多亩地的油橄榄,今年预计能采收23吨左右,收入16万元左右。

如今的外纳村,有着很多像贾旭红一样靠油橄榄致富的人,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油橄榄,很少有人外出打工。

在村民的眼里,橄榄树哪里是普通的树,它使村民们获得了更多、更好的经济收益,完全就是村民们的“摇钱树”、“致富树”,这也让大家更加坚信了种油橄榄的正确选择,心里有了干劲,生活有了奔头。

在洛塘镇各村田边山头,无数株山茱萸树上挂着晶莹剔透的“红灯笼”,显得格外绚丽多彩,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洛塘镇地处西秦岭,位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是山茱萸生长的天然适生地。

20221020145009347-81-e803f.jpg

近年来,洛塘镇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立足自身区位、生态环境等优势,积极引导群众种植中药材山茱萸,使山茱萸逐步发展成为洛塘镇农民增收产业。

如今洛塘镇一千多亩的山茱萸映出了老百姓的红日子。同时,洛塘镇结合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广泛动员群众增加山茱萸种植面积,不断深入推动山茱萸产业纵深发展,让满山茱萸树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树’。

山茱萸、花椒、大黄、五味子等经济作物形成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构成了洛塘镇农业增收的新路径,“长短结合、种养相融”的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正在为洛塘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全区小群体大规模、低投入高产出、林农双赢、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特色产业的开发,形成了具有聚宝盆效应的大面积绿色银行,促进了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退耕还林真正实现了“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的,提高了林草植被覆盖率,使林下经济成为一幅特色“风景画”。

20221020145009275-2-ec453.jpg

今后,武都区将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新业态,把植树造林工作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武都区委宣传部供稿

农科甘肃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