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弘扬“太保精神” 当好太白山生态“守护者”

2022-10-22 10:54:45    谷幸 李煜强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在陕西杨凌,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太保局”)几代林业人前赴后继,不忘初心,默默坚守,用爱国爱党的情怀书写太白山生态保护故事,将“保护”镌刻在秦岭山脉的天地之间。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而太白山作为秦岭主峰,有着第四纪冰川遗迹,有秦岭山脉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这里也是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堪称“活的教科书”、“天然动植物园”。

  从1965年建立保护区开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就实施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水资源保护、中药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重任。该自然保护区是陕西乃至全国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现状和趋势,太保局科研监测人员顶烈日,冒风雨,爬高山,涉险水,钻密林。历尽千辛万苦,监测发现了鹰雕、大拟啄木鸟等鸟类区内分布新纪录。

  趟河,爬山,受伤,摔跤,甚至经常遇到生命危险,太白山的守护者依旧克服重重困难,矢志不渝,默默坚持巡护监测,护林防火,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以及治理非法入区旅游行为。

  仅在2021年,太保局野外调查人员历时6个月,完成了松材线虫病样线调查28条,涉林图斑核查位点40个、林草综合评价监测样方6个、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样区115个、本底调查样线165条,行程达6万公里,创下太保局有史以来年度野外工作之最。

  今年,科研人员在整理数据资料时发现,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了金钱豹的实体影像。时隔不久,再次拍摄到了2只母子野生大熊猫一起活动的景象。野生动物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充分证实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生物链日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更加显著。

  从2018年开始,太保局进行包抓帮扶,帮助太白县鹦鸽街村村民发展猕猴桃、花椒、核桃等产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奋力推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近年来,太保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林业局决策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建设生态绿军,实施资源调查,整治非法穿越,开展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让祖脉主峰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

  太保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永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将持续做好生态综合监测与评价,生态科学研究,自然教育与森林体验,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及生态卫士队伍建设等工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 谷幸 李煜强






编辑:谷幸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