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生态环境......这些发布会上都说了,了解一下→

2022-10-25 10:09:41   

10月24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图片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介绍,中国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称为“中国式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

第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这是中国突出的国情,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这么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意义和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推进这样规模的现代化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也感到责任很大。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我们不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我们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不能把哪个群体甩出去不管。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这里面有一个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的问题;同时,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会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十八大以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往一些国家的现代化一个重大弊端就是物质主义过度膨胀;强大的物质基础、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丰富当然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果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学家描述的那种“单向度的人”,丰富多彩的人性蜕变为单一的物质欲望,那也是人类的悲剧。这个为我们所不取,我们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纵观世界现代化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通病。我们之前也走过不少弯路,十八大后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入了我们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之中。我们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的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我们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文化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

图片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后富,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10年,我们解决了近1亿人口的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解决了困扰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就是在推进共同富裕。所以,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实实在在地推进、在取得进展,而且通过全面脱贫,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江金权表示,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有蛋糕才能谈得上分蛋糕,所以从逻辑关系上来讲,应该是先做蛋糕。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这个蛋糕做大做好;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相协调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急不得也等不得。所谓急不得,就是要立足国情,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谓等不得,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是要等到发展起来后才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而是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来解决,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共同富裕在不断进步、不断实现,不断取得成效。

江金权表示,当前,我们要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实际上疫情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总体还是亮丽的。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是在全球大背景下,比如因疫情和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影响,中国经济比前几年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是好的,未来预期是强的,大家应该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要坚持就业优先、继续壮大实体经济,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当前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图片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介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打击”上下功夫,要结合基层社会治安形势特点,依法打击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坚持打小打早,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在“化解”上下功夫。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是在“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管理,及时发现处理各类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

四是在“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做到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

五是在“疏导”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

六是在“群防”上下功夫。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完善奖励保障政策,让见义勇为、见义众为成为新时代社会风尚。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图片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过去十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巨大变化之一。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降幅达34.8%,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增加到87.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持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升58%,可以说绿色转型成效十分显著。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共抓大保护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也作出了系统部署: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调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