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五个一” 弘扬和传承“东南窑文化”

2022-10-27 19:10: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强农兴农初心使命,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师承相续、团队协作、艰苦奋斗、潜心钻研”的“东南窑文化”是“西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东南窑文化”,讲好西农故事、传播好西农声音,学院实施“五个一”工程,使“东南窑文化”深入人心。

建立一个展室  打造思政教育新阵地

一口窑洞走出了两位院士,以李振岐、康振生为代表的一代代植保科学家在窑洞改造的实验室中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解决小麦条锈变异之谜。为集中展示、生动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两代院士同心振民生,接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发挥好“东南窑”育人作用,学院在东南窑建成了占地约150平方的展厅,通过“历史沿革”“精神传承”“团队贡献”“领导关怀”“展望未来”五个板块详细展现了团队及成员“扎根西部大地,放眼国际前沿,以根治条锈病、保障粮食安全为初心,产出更大科研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担当作为”的使命历程。目前东南窑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凝练一本汇编  宣扬师德师风新风貌

学院党委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行动指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制作了师德师风系列主题展板,编写了《榜样引领 赓续前行》资料汇编,集中展现学院标杆党委创建以来涌现出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丽丽等15位先进个人及集体,用身边人的优秀事迹,弘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师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息,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植保力量。2022年学院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开展一次专业思想活动  开辟思政育人新途径

为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昆虫知识的兴趣,提升专业认可度,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今年7月学院以“弘扬东南窑文化  发挥专业特色”为理念,举办昆虫微景观制作与展示技能大赛,吸引全校12个学院的150余名同学48个团队报名参加,比赛邀请学院知名教授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通过活动,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学生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决心,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目前,学院连续五年开展了昆虫文化系列活动,包含昆虫标本训练营、昆虫知识知多少、昆虫摄影绘画大赛和昆虫游园会等,五年里全校累计40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昆虫文化系列活动不仅面向校内学生,还延伸到杨凌区中小学,昆虫文化在西农、在杨凌已形成品牌。

举办一次纪念活动  发出接续奋斗新倡议

李振岐院士是“科学家精神”的笃行者、“西农精神”的践行者、“东南窑文化”的奠基者。为传承和弘扬东南窑文化,用名师大家的事迹感召师生,引领师生,今年是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在此之际学院举办了李振岐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仪式,组织师生及家属代表在李振岐院士雕像前敬献花篮,召开纪念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追思李振岐院士的事迹,缅怀先生高尚的德行与卓越的成就,共同表达继承发扬先生的育人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决心。开展“深入学习李兴旺书记在纪念李振岐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活动,成立“东南窑文化”宣讲团,讲述李振岐院士事迹,使“东南窑文化”深入人心。

举办一次研讨会  开启勇攀高峰新旅程

弘扬“东南窑文化”,就要勇攀科学高峰,为增强学科交流,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近日学院组织召开了植物免疫与绿色农业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及我校师生1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会上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XianmingChen教授以及我校康振生院士、黄丽丽教授等1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植物免疫与绿色农业主题,就植物免疫取得的最新进展作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人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密围绕农业领域的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为推动植物保护学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平台。

作者: 敖雪 张艳玲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