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17:02:35
安全稳控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创建平安杨凌,近期,杨陵区司法局大寨司法所严守安全稳定底线,持续强化社区矫正“监管网”,成功化解两起社区矫正对象安全风险隐患,有效维护了我区社会大局稳定。
化矛盾 护底线
调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职责,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
10月15日上午7时,大寨司法所所长收到报告,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化名)因生活琐事与邻居李某发生矛盾纠纷,王某称李某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其尊严和名誉,李某则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坚决不道歉。双方剑拔弩张,互不退让,矛盾一度升级。
接到通知后,大寨司法所所长会同社区干部(社区矫正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详细情况,开展稳控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经过详细分析和综合研判,大寨司法所认为王某虽言辞激烈,但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应加强引导,同时,为了避免王某拒绝沟通或对李某进行打击报复,司法所必须提前介入,依法采取措施,遏制事态进一步升级。
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防“民转刑”案件发生,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对两人进行分头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安抚双方情绪,并持续跟踪关注双方动态。
10月16日,王某报警,民警对双方进行劝说,双方矛盾有所缓和。10月17日上午,王某自行前往杨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司法所工作人员向王某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咨询,引导其合法维权。10月17日下午2时,在大寨司法所社矫室,多部门干警联合对王某开展劝导,并全程录音录像。下午5时许,王某与李某双方自愿达成和解,王某向司法所提交了保证书,王某之父对最终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至此,一件悬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心头3天的矛盾纠纷得以平稳化解。
排风险 守平安
近期,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维护辖区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杨陵区司法局针对社区矫正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推进再落实,持续深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严把接收审核关,因人施策,分类管理,积极开展人性化帮扶,确保我区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
10月19日下午,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报告,社区矫正对象刘某(化名)与西安市某贷款中介公司因中介费用退还问题发生纠纷。
据了解,刘某与该公司于2022年9月27日签订合同,双方约定中介费用为14500元,如合作银行未能放款,则该公司退还4000元,该公司不承诺业务获批;如因刘某的问题导致银行未能放款,则中介费用概不退还。结果贷款未能获批。该公司称贷款未能获批是由于刘某本人征信问题所致,因此只能按照合同约定退还4000元。刘某则认为,自己早已告知该公司自己多年前有一张信用卡逾期几十元,不能接受只退还4000元的结果。
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仔细了解情况后,立即通知刘某保存相关证据,并积极引导刘某用相关法律知识和该公司沟通,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10月20日下午,该公司表示愿意退还中介费用10500元,刘某对最终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平安有序,大寨司法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注重从“访其人”“问其需”“慰其心”等三个方面发力,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坚决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制定出台《杨陵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电子定位装置管理办法(试行)》,利用电子手环、GPS定位、微信定位等手段进行管理,并开展人性化帮扶教育,用“春风化雨细无声”的方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重新开展新的生活。
目前,全区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全媒体记者: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