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21:42:58
农业科技报甘肃新闻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以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突出教育引导、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教育引导群众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积极推行“组、讲、评、引”四字工作法,不断优化服务路径,共建善治乡村,形成了乡有特色、村有载体的良好局面。
以“组”为本强基础,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枫相乡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责任考核,统筹各方人员资源,全乡组建了关爱服务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志愿者三支队伍,每个村设1至2支志愿服务小队,建立健全“三留守”和困难群众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服务记录、激励回馈制度,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干部、乡妇联、公益性岗位的作用。目前,组建乡级志愿者服务队1支、村级支志愿服务队15支,实现关爱志愿服务范围全覆盖,让志愿服务在枫相遍地开花。
以“讲”为要促提升,让党的理论飞入百姓家。近年来,通过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墙头文化”,丰富多彩的“送戏下乡”等方式,整合农家书屋、志愿者服务队等资源,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宣讲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农村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坚持把理论宣讲同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发展等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打通理论宣讲进基层“最后一公里”,让党的理论政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村民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以“评”为法铸民魂,让乡风民俗更加文明。在讲究“面子”的同时,也注重“里子”建设。枫相乡积极开展“三好三模范”(“孝敬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热心公益好村民”、“环境卫生模范户”、“教子育人模范户”、“邻里和睦模范户”)创评活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表彰等先进典型50名,把“三好三模范”创评活动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用先进家庭及个人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引导群众向榜样看齐, 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以“引”为重显实效,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可持续。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组织关爱服务志愿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动员各家进行大扫除活动,落实门前“三包”,引导群众做好早起“四件事”(开窗子、叠被子、抹桌子、扫院子),积极开展“六个一样”和环境卫生示范户悬挂流动红旗等活动,做到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创新开展“三爱心”服务活动(爱心食堂、爱心理发屋、爱心洗衣房),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胡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