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乡村蝶变展新颜 书写振兴新答卷 ——陕西省淳化县乡村走访见闻

2022-11-04 16:19:10    胡明宝

冬日暖阳下,陕西省淳化县十里塬镇福缘社区中心广场上,“乡村这十年”人物雕塑与绘画作品熠熠生辉。前来参观的易地搬迁群众魏彩妮指着一组人物雕塑说道:“这都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人物啊,带着我们摆脱贫困,一步一步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这次雕塑、绘画展走进农村田间地头,目的就是与乡亲们分享陕西省乡村这十年的伟大成就,以‘小人物、大情怀’创作理念,全方位展示乡村美、产业强、农民富,讴歌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进一步激发老乡们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质量。”陕西省政协委员、艺术家李小超说。

10月11日,记者跟随陕西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中央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咸阳市淳化县,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乡村这十年新变化和新成就,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特色产业育新机 搬迁群众乐融融

一排排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整洁干净,一张张笑脸春风满面……走进淳化县铁王镇铁王村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处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今年66岁的铁王村搬迁户王长安回想之前的日子不禁感慨,“以前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干啥都不方便,搬出来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镇上还发展了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搬迁群众免费配赠了蔬菜大棚,我们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铁王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为铁王社区搬迁群众配置的就近就业创收的基地之一,建有日光温室大棚19栋,温室育苗工厂和安居农场。其中三期项目——安居农场为82户搬迁户免费配赠大棚,可使搬迁群众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至1万元。该示范园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既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又壮大了铁王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铁王西红柿产业链的延长,实现苗木本土化和四季种菜目标,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群众“两头跑”问题,真正实现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

“脱贫攻坚期间,在镇党委的部署下,铁王村集中发展起了蔬菜大棚,大棚产业让村民实现了稳定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村累计发展蔬菜大棚380余棚,大路菜400余亩,苹果示范园2个407亩,铁王村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铁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军说。

在铁王镇润祥现代果业示范园,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圆润饱满,惹人喜爱。铁王润祥现代果业示范园总投资6000万元,建成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观光示范园1100亩,2022年产量2100吨,产值达到1600万元以上。园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现代矮砧密植果园3200亩,引导基地周边大力发展苹果标准化生产万亩以上;每年为当地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增加140余万元劳动收入,人均7000元左右;当地果农进园学技术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年均培训当地果农约35场次1050人次以上,大大的提升了果农作务水平。

十年来,淳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发展的根本之策,种好产业“摇钱树”,鼓起农民“钱袋子”,全县农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37.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3.6亿元,增长了6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7929元增长为2021年的12789元。

村企联建谋发展 定点帮扶显成效

走进石桥镇大槐树村电商发展服务中心,荞面饸饹、品令瓜子、乞丐酱驴等淳化县各类农特产品琳琅满目,生产车间机身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来回穿梭,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旺介绍,目前大槐树电商中心已建设成为一座集分拣包装、商品展示、视频直播、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商分拣中心,总投资215万元、占地面积3780平方米,累计销售县内外各类农产品1410吨,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银行坚持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付出,累计在大槐树村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0多个,投入无偿资金700万元,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了淳化县第一家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百万元的村集体。”中国银行派驻大槐树村第一书记李鹏说。

曾经的大槐树是“出行两脚泥、靠天吃口饭、村中无产业”的烂杆村。如何摆脱贫困,让群众过上有滋有味的好日子?大槐树村紧抓脱贫攻坚好机遇,在定点帮扶单位中国银行的大力帮助下,实施了“引水上塬”灌溉工程,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建成集原料筛选、烘焙烘煮、自动化包装为一体的瓜子现代化生产线项目和大槐树村集体电商中心,成功创建“大槐树村”农产品品牌,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致富之路。

十年间,淳化县一条条农村公路修到了村头,通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十年间,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清了、农村环境更美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十年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庄、粮田、果园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幅宜居宜业、产业兴旺的喜人景色。

苏陕帮扶结硕果 乡村建设焕新颜

走进淳化县十里塬镇福缘社区平菇产业园,正在平菇大棚劳作的搬迁群众笑呵呵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要不是在社区旁边建成产业园,我们搬迁户可以来打工,我怎能有这么稳定的收入!”

福缘社区是淳化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为妥善解决社区117户398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通过苏陕协作引进江之源双孢菇工厂化生产项目,着力打造以双孢菇种植为主,平菇、鸡腿菇为辅的食用菌农业产业示范园,助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福缘社区产业园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依托25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通过入股分红和入园务工等方式实现企业与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双赢。吸纳全镇117户易地搬迁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实现定期分红,每年分红11万余元;带动138户脱贫群众入园务工增加收入。“出菇量大的时候,预计能带动100余人入园务工增加收入。园区常年务工人数50人。”园区负责人于拥军介绍道。

近年来,十里塬镇十里塬村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领、产业园带动”发展思路,立足实际和乡村建设现状,聚焦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两大优势,推行土地复合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融合四条路径,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文康旅协同发展两大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淳化县乡村的发展变化是陕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淳化县委书记郭立志说:“十年来,淳化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牛鼻子’,淳化县人民生产生活迈上了新台阶。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以强党建、强规划、强产业、强生态、强治理‘五强促振兴’为总思路,持续在组织、规划、产业、生态、治理上发力,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淳化样板”。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亚政表示,下一步,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鼓作气加油干,踔厉奋发,接续奋斗,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