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结对开出丰硕果 共建振兴示范村

江苏扬中与陕西白水两地深情牵手,对口协作不断深化

2022-11-09 14:11:15   

一份情缘,跨越山海,虽相距千里,却让两地联系更加紧密。近年来,以苏陕协作为契机,江苏扬中与陕西白水两地深情牵手,对口协作不断深化。“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的开展,让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这个渭北小村庄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庄,成为白水县乡村振兴的模板,为书写白扬情谊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村党总支”结对,基层党建治理乡风文明。2022年,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与扬中市利民村、永胜村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和家卓村党总支借鉴利民村党总支做法,学习“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思路,因地制宜,形成了符合和家卓村情的治理思路。一是形成“总支书记联片、村两委干部联组、党员联户”的“三联三包”村级网格化治理模式。二是建立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三是村委会成立专门的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定期对涉及村民的突出信访问题或邻里纠纷进行排查调处,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突发问题不出镇。四是搭建法制宣传平台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利用村级大喇叭、宣传彩页,邀请县司法、公安等部门进村开展法制讲座或法制集中宣传,增强村民法治意识。

“环境治理”结对,江苏经验助力生态宜居。2022年,上级确定打造和家卓村为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政府精心规划,苏陕资金投入270万元实施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小江南”似的宜居村庄。和家卓村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想办法,一是创新“红黑榜”,把环境卫生脏乱差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惩罚措施。村委会定期对讲卫生家庭、庭院整洁家庭进行红榜张榜公示;对不讲卫生、不履行村规民约家庭进行黑榜曝光。通过晒“劣迹”、褒“先进”的方式使“难监管”变为“人人管”,激发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制定“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标准及评选办法。定期组织对村民室内外卫生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孝老爱幼情况、陈规陋习情况等进行综合评比打分,每年从公益金里拿出一笔钱,表彰奖励村里的文明家庭、最美庭院、优秀保洁员等先进模范,在全村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产业发展”结对,农业科技壮大村企兴旺。十三五期间,苏陕协作共投入28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和家卓村产业发展。目前,村集体经济拥有淀粉加工、设施农业、花卉大棚、和园旅游等四家村级企业(公司)。建设标准化玻璃温室2500平米,大力发展航天果蔬种植和花卉盆景特色产业。同时实施淀粉加工厂建设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20余万元、带动群众200余人的良好成绩,也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

“农旅融合”结对,引领群众奔向小康生活。和家卓村拥有3A级景区“和园”,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部分村民大胆创业,积极探索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民俗、农家乐等方式实现了致富增收。

2022年,扬中市利民村、永胜村各给予和家卓村帮扶资金20万元。经镇村研究,决定依托“和园”景区优势,弥补景区短板,新建儿童无动力游乐场2000平米,购置无动力设施20余件。建设期带动村民务工25人,建成运营后,吸引很多小朋友,实现了当年回本。村集体增设了5个公益性岗位对游乐场进行管理,全部使用脱贫劳动力,带动效果明显。

面对家乡产业的发展、风气的改善,和家卓村党支部书记马亚军说:“白水是一座山城,产业发展难度较大,群众增收路径不足,苏陕协作的帮扶,给我们带来了经验、技术和资金,也给我们带来了追赶超越的底气和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挥集体经济在巩固脱贫、乡村振兴中车头作用,全力打造陕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全媒体记者:王海明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