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9 15:58:20
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2年第十六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2年11月5-6日顺利召开。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原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邱凌教授组织体系岗位专家、团队师生及县区技术人员参加线上学习。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分会场
Δ府谷县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分会场
Δ礼泉县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分会场
会议以“碳中和与堆肥”为主题,邀请了国内有机废弃物堆肥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旨在为我国堆肥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分享堆肥领域最新进展与成果,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主持,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肥料质量监测处田有国处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杨园园副院长、万科公益基金会刘源总监、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副校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Δ第16届全国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就“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研究与思考”做主旨报告。印院士报告了农业种养一体化的实施背景、现代种养循环模式特征、畜禽养殖污水生态湿地处理技术,并分享了农牧循环种养结合科学实践结果,分析了功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Δ印遇龙院士为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做主旨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侯勇副教授受张福锁院士委托做了“双碳背景下绿色种养一体化实现途径”的主旨报告,介绍了绿色种养一体化的现状和挑战、路径和进展,一同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模式案例;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教授做了“基于双碳目标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温室气体减排与评价 ”的主旨报告。李教授详细解读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农业畜禽养殖碳减排潜力,并探讨了好氧堆肥技术碳减排潜力和措施、以及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LCA评价案例。
Δ李国学教授为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做主旨报告
随后,33位业内专家学者就“废弃物绿色低碳管理”“生物转化调控机理”“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安全控制”“堆肥工艺工程”“废弃物循环利用”“废弃物循环模式”6个主题进行报告,共同探讨堆肥技术与工程创新前沿与应用实践成果。此外大会还专设“青年科学家专场”学术论坛,为青年科学家们展示学术成果提供了平台,共同推动堆肥技术与工程创新发展。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等46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出席了研讨会。
Δ府谷康达基地堆肥技术与工程现场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堆肥技术与工程研讨会,使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原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师生及县区技术人员认识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关键组分和肥力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有机碳库,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提升土壤固碳减排潜力,对碳中和与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堆肥技术与工程是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是食物供应链温室气体减排和农田固碳的有效结合,堆肥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升农业增产增效,还可以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供稿:陕西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体系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