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艺术家进村记——一场日渐兴盛的顺德乡村“文艺复兴”

2022-11-10 14:27:44   

11月5日上午,一如以往的每个周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陈侗来到杏坛镇青田村。他要为中午应邀前来的陌生人——视觉设计师罗颖仪张罗一顿免费的午餐。这是他在今年10月发起的一场行为艺术——“免费的午餐:艺术家请客陌生人”,对午餐客人的要求只有一个:互不相识。

在陈侗张罗着“免费的午餐”的时候,勒流黄连画家村“村长”、中国画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策展人、顺德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殷华锋正在筹备一场主题为“精神家园”的艺术作品展,展览将于本月10日开幕。而因为返乡建了一栋“白房子”而走红网络的容桂艺术青年陈艺儿则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她的“一平方公里计划”,一点点地重新建立与家乡的链接。

无论是从高校走进乡村的陈侗,还是扎根乡村当起“村长”的殷华锋,还是漂泊多年的归家游子陈艺儿,他们都是近年来走进顺德乡村的艺术家代表。一批又一批走进顺德乡村的艺术家们,在乡间开展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活动,无形之中共同营造了一场日渐兴盛的顺德乡村“文艺复兴”,为顺德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从疏离到亲近,用艺术重构邻里关系

undefined 

陈艺儿正在以水彩油画的形式,画一平方公里内每间房屋的细节。 

穿过容桂小黄圃社区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社区中心公园,右转进入一条安静狭长的巷子,一座外观简洁、设计感十足的白房子分外醒目,这儿便是陈艺儿一家三口的新家。

步入白房子,沿着错层的木质楼梯走上四楼,就是陈艺儿的工作室。宽敞明亮的空间里整齐摆放着各式绘画工具,墙上挂满了画作,仔细一看,画的正是附近一带的老房子。

把周边每间房子画下来,是陈艺儿正在做的“一平方公里计划”。除了以水彩或油画的形式,呈现一平方公里内每间房屋的细节和美以外,“一平方公里计划”还包括陶艺和拓印作品,烧制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每间屋子的小陶塑,拓印旧时的玻璃窗花、马赛克墙壁等。从去年三月开始着手推进,陈艺儿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多种形式展现这一平方公里。

陈艺儿说,“一平方公里计划”的核心是“沟通”,待到计划完成时,她会把每幅画作挂到对应的房屋上展出,陶艺作品则计划放在附近祠堂里集中展示,把这一平方公里变成“移动美术馆”,吸引附近居民一起来参观游览。她希望借由这些作品,打开大家的话匣子,让行色匆匆的人们可以互相认识,沟通交流,慢慢熟络起来。

“到那时大家穿梭于迷宫一样的街巷里游览,会产生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也希望通过‘一平方公里计划’的作品,带给大家一点欢乐,也让这个旧社区增添一些活力。”陈艺儿说道。

开展“一平方公里计划”以来,陈艺儿一有时间便会拿着相机走街串巷,拍摄附近的旧房子,与房子主人沟通。通过了解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又给她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陈艺儿进一步丰富“一平方公里计划”,开始和她的艺术伙伴创作名为“串门”的影像作品,邀请一平方公里内的普通人到家里来做客,吃饭聊天,聆听他们的故事,拍摄记录下来。这些普通人里,有陈艺儿一家在市场光顾的商贩档主,有帮他们建房子的工人、包工头,也有原来的老街坊。陈艺儿认为,社会是由各个普通人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她希望这些普通人被重视,希望他们的故事被人看见。

以一座现代建筑“突兀地”融入老社区,又以自身的“突兀”化为邻里沟通的桥梁,陈艺儿正在用她创作的艺术作品,让自己和“陌生的”家乡重新建立起了链接,拉近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意中,陈艺儿进行了一次以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试探。

最近,附近菜市场的档主朱国君成为了第一位到陈艺儿家“串门”的人。在小黄圃生活多年的朱国君跟陈艺儿父母可以说是老街坊了,但直到陈艺儿夫妇俩和女儿搬回来,因为经常光顾他的熟食档,他才认识了陈艺儿。收到串门的邀请后,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故事,觉得陈艺儿的计划很有意义,“我很欣赏她有这个想法”。

“一平方公里计划”有了一个好的沟通开端。

从教育到“播种”,艺术与乡村共生共荣

11月5日中午12时,陈侗的“免费的午餐”开席。视觉设计师罗颖仪是这一期的客人。将近两个小时的席间,两人的交谈从未间断,互相了解双方在不同的生活背景和选择下形成的人生轨迹,各自收获满满,然后散席。

通过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吃一顿饭,以此来了解多样化的人格魅力和真实社会。“这个想法其实十多年前就出现过,但没有实现,如果没有‘青田周末’,我可能也不会做这件事,或者说不会现在做。”陈侗直言。

给陈侗的艺术行为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青田周末”,是一个由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发起,以青田艺术区为主平台的系列周末乡村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基金会副秘书长麦凯奇介绍,“青田周末”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走进乡村,了解青田大小事,是打通青田与外界交流的其中一条道路。2021年11月,由杏坛镇政府与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共同策划和构建的青田艺术区在杏坛镇龙潭村正式建成使用,不到一年,青田艺术区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快速“出圈”,成为受年轻人和艺术爱好者喜爱的打卡胜地。

“出圈”的热闹背后,更深远的影响正在发生。作为首位入驻的艺术家,陈侗也时常活跃在青田的各种艺术活动中:每周六在青田举办“美术天地”,由他和学生来教村里的孩子画画,当天中午则与陌生人共进午餐;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作为导读者参与读书会,为村民分享经典篇章和见解;以村民为原型创作的《青田肖像》在艺术区展出,未来还计划把画赠送给村民;他还会带学生到青田写生,住在村民家里与村民互动,加深了解……

除了想让更多人了解青田,陈侗更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村民的艺术热情。他认为,村民作为资深的个体,有他们所处历史环境沉淀下来的东西,形成了对世界的另一种看法,更有他独特的创造性,而陈侗等受过一定艺术、文化教育的人,只需要去帮助他们激发可贵的灵感,摒弃庸俗的、随大流的理念。“像有一位画瓷板画的村民,他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但也会参照别人作品,那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不需要参照,至于具体怎么做,完全是他的自由,由他的艺术想法来驱动。”陈侗举例道,他希望艺术家进村给村民带来的不是教育,而是播种,“我们想总体给青田带来什么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在群众内心里撒下艺术的种子,你很难说短时间内发生什么根本改变,村民还是这样生活,但是我想他们内心里面会多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他跟艺术不会那么陌生”。

麦凯奇表示,青田艺术区的创立不是为了发展文旅事业,而是为了留住乡愁,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也让青田村民更加重视对乡村文化和建筑的传承与保育,未来,青田艺术区还将继续结合当地特色,融入更多的形式和想法,让乡村与艺术共生共荣。

乡村与艺术共生共荣,青田村早已探出阶段成效。当代艺术家、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乡建的发起人与实践者渠岩在青田实践所提出的“青田范式”已成为了全国三大典型乡建案例之一,更在今年4月作为中国重要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被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起草编撰的《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报告(2018—2021)》蓝皮书。

青田村因为艺术家的到来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走进来,寻找与乡村碰撞产生的新共鸣。深圳胖鸟剧团艺术总监杨仟也有了扎根顺德乡村的想法,专程前来与陈侗交流。他认为,顺德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顺德乡村创造了很好的艺术“土壤”,当现代艺术越来越强调打破原有框架的时候,顺德就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多新的灵感、新的形式和新的人群。

一个艺术与乡村共生的良性循环已经开启。

从艺术到乡建,绘出精彩“乡村名片”

undefined

勒流街道黄连社区黄连画家艺术村内环境清幽,景色优美。  

殷华锋筹备的“精神家园”艺术作品展即将在勒流黄连画家村展出,预告消息一出,立即吸引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及市民的极大关注——即将亮相的43件精品力作及艺论著作、艺术作品集和文献资料等均出自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之手,规格颇高。

无独有偶,就在国庆长假期间,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美院教授倪宽个人展“图啥”也在黄连画家村展出,艺术大咖倪宽最新的72件书法、国画、制壶、篆刻作品悉数呈现,吸引游客3000多人次。

国内顶级艺术名家大作为何纷纷选择在顺德一座古村展出?小村庄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吸引力?

实际上,早在2017年,这座由废弃的黄连旧小学活化改造而成的黄连画家艺术村就正式揭牌;2019年6月,身为中国画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策展人、顺德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殷华锋受聘为黄连画家村村长。

殷华锋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品牌设计及策展工作,同时也是一名新顺德人,25年前来到顺德,与黄连结缘。在他看来,黄连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古韵悠长,青石板、古祠堂、老房子,一砖一瓦皆是艺术,这与时任黄连社区党委书记张乃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黄连村提供场地,殷华锋负责策划运营,黄连画家村便落地成型。

数年精心经营,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艺术院校学生及游客纷纷走进黄连。截至目前,黄连画家村已承办和展出51场展览,年均办展超11场,最多的时候一年策展高达15场,累计签约13个名家艺术工作室,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创办写生基地。

走进黄连画家村,古色古香的院子里,名家艺术工作室渐次映入眼帘,每一年,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家都会来到黄连,住上三个月,创作、写生、举办沙龙。“就好像过年过节一样,艺术家们都回来了,大家因为艺术而相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非常开心!”殷华锋说。

一位名家背后就是一群艺术爱好者群体。在名家和精品展的带动下,一时间,黄连画家村声名鹊起。2019年底,“在顺德——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作品”在黄连画家村揭幕,还创下了国家级美术机构到乡村办展的先河。

茶余饭后,到画家村散散步、看看展、聊聊天,已经成了不少村民的生活习惯。不仅如此,纷至沓来的艺术家和游客还带旺了乡村文旅产业。近年来,黄连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道路平整、生态向好,特色民宿、餐饮等一应俱全。“画家村已经成为黄连的一张名片,不仅提升了黄连的对外知名度,还带来了村容村貌的提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土生土长的黄连人何伯笑着说。这几年,一批在外谋生的本地青年也回到家乡,修缮旧屋,发展起第三产业,往来之间,乡情也得以升华。

以艺术之名,一张乡村名片已经绘就。

以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正如渠岩在其著作《青田范式》中所言:今天,艺术家开始走进乡村,不是去寻找田园牧歌,也不是去寄托无尽的乡愁,而是通过行动去链接传统的文脉,通过艺术促动乡村的复苏,使乡村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复活。

今年9月16日,由顺德区农业农村局、顺德区乡村振兴局主办的“顺德百村”乡村振兴艺术活动发布仪式在北滘镇碧江振响楼举行。活动旨在以“顺德乡村文化”为主要切入点,借艺术的方式将顺德村(社区)的历史、风貌、发展和故事,系列、直观、真实地呈现,活动邀请多名全国知名版画艺术家,围绕“龙、吟、水、塘、文、武、花、厨”等具有顺德特色文化主题,在顺德开展一次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艺术创作,绘就别具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系列画面,展现顺德魅力乡村风貌,并通过一系列文献性的、可传承的版画等艺术创作形式带动,落地一系列如展览进村等文化艺术活动,绘制更多的乡村名片,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顺德乡村振兴。

艺术家进村,未来可期。

来源:珠江商报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