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播种百万余亩油料作物 ——履行农垦“国家队”使命显担当

2022-11-23 16:15:18   

李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大豆喜获丰收,农垦职工面对“金豆子”露出了笑容。 李慧 摄

眼下正是大豆成熟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104.6万亩大豆正在收获,粮食收购工作也在进行中。

今年以来,大兴安岭集团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坚决履行农垦“国家队”的职责使命,播种大豆,较上一年扩种19.6万亩。各个农牧场将任务指标细化到每个连队、每个地号,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保障扩种任务的圆满完成。

利民政策好 扩种有信心

集团拥有耕地128万亩,地处松嫩平原过渡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机现代化作业水平较高,是内蒙古自治区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最高的农垦企业,被誉为我国北方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

为了推进扩种工作,集团建立了“农户自愿+政策引导+行政推动”的工作模式,结合今年的土地经营规模化管理工作,所有在网上竞拍的土地必须种植大豆,落实大豆种植面积21.6万亩;发挥各农牧场耕地统一规划种植的优势,增加大豆种植规划区;与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将扩种任务分解到各个农牧场,并纳入年度考核,与薪酬挂钩。在政策加持下,职工有信心也有意愿扩种大豆。

“今年大豆每亩补贴267元,高于往年。”这是集团农牧科技部工作人员常海涛的一条朋友圈信息,引来点赞如潮。为了落实好扩种任务,集团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将国家增加大豆补贴额度的政策宣传到农户,增强农户扩种大豆的信心。各农牧场利用培训班、到基层调研和入户指导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提高职工扩种的积极性。

提高技术水平 确保大豆品质

在大兴安岭集团巴彦农牧场分公司粮食储运中心院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大豆清选、检斤入库。

“今年巴彦农牧场统管队共种植大豆18.97万亩,较2021年扩种了5万亩。亩产在334斤左右,最高产地块亩产达426斤。”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郎玉鑫高兴地说。

据了解,巴彦分公司采用大豆垄上三行栽培技术,加大品种更新力度,引进种植“龙垦306”等优质高产品种;加大促熟增产技术应用力度,大豆成熟早,成熟度好,较往年早收7天;加大病虫害防治投入力度,重点预防大豆食心虫和大豆菌核病;通过整合农机企业和合作社力量,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大豆标准化水平。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各农牧场公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尤其承担扩种任务的农牧场,组织农户进行大豆种植的技术培训,提高豆农的种植水平。在生产季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现场答疑解惑,技术服务到地、到农户,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大兴安岭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把投入品使用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喷施农药时加入助剂,既提高药效、降低农药用量,又保证了产品安全。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优化肥料配方,合理降低使用量,春季对秋翻玉米茬采取耙地、夹肥起垄作业,施肥深度在15厘米以上,避免大豆后期脱肥。集团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制定了大豆生产技术规程表,出台了农机作业质量管理办法和统管队核算办法,落实了责任人和监管人,确保每项流程、每个环节都有矩可循、人人履责、违规必究。

“集团完成了今年大豆全部收获工作,总产量在13.5万吨左右。今年垦区整体气候温度适宜,雨水充足,大豆长势良好,在收获时又遇到了连续晴天,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连班倒,各农牧场公司在集团农牧科技部的帮助下,合理调配机车,将大豆全部颗粒归仓。”谈到今年的收成,集团农牧科技部副部长秦世宝满脸兴奋。

机收减少损失 确保颗粒归仓

金秋时节,豆浪翻滚。呼伦贝尔农垦兴禾农牧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农机手娴熟地操作着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金黄的豆荚被“吃”进机身,紧接着脱粒进仓,“吐”出豆秸,整个过程流畅、一气呵成。

为了确保秋粮抢收顺利,大兴安岭集团农牧科技部统一调配农机,根据不同地块的成熟度,确定好作业机车数量,做到组织有序,指挥得力,有条不紊。

秋粮丰收,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为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收获质量,减少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在机械化收获环节的损失,促进粮食稳产增产,2022年,集团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下发了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通过采取农机、农艺等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机收平均损失率达到现行作业质量标准。

通过广泛宣传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机收减损的重要意义和作业要求,引导农机手树牢“减损就是增产”意识,掌握降低收获损失的操作规范,使之成为广大机手的自觉行为。积极宣传小麦、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标准,利用公众号、职工微信群、明白纸等渠道大力宣传机械减损的意义和好处,营造人人关心、积极参与、促进机收减损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发送短信500多条,发放技术明白纸800多份,参加宣传人数1050多人次。

为增强农机手作业质量,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大比武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112人次,强化农机手的节粮减损操作技能,搞好农机手田间操作技能,及时排除故障问题3次。广泛组织开展现场指导培训,确保正常作业条件下粮食和油料作物机收化水平逐年稳步提高。

节损就是增收。集团狠抓田间管理,通过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制定并实施减损技术规范、加强减损培训、加快机具更新改装、开展损失率检测等多项减损措施,指导农机手科学选择收割期、因田因时调整作业参数、合理控制作业速度、严守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要求大豆联合收获机收损失率不高于5%,破碎率不超过5%,分段收获机收综合损失率不高于3%。据统计,2022年共计减损粮食140吨,最大限度实现颗粒归仓。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