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09:34:44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奶业——营养 鲜活”,这是2022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七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的主题。自2021年3月第一轮会议通知的发布,这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奶业协会、美国奶业科学学会、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丹麦兽医与食品管理局主办,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共发布了六轮会议延期通知,最终还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这次会议展示了国际奶业发展新走势,也展示了中国奶业振兴的一个成功项目——优质乳工程。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力推行业新发展,增强新能力,打造新产品,围绕“奶牛营养、牛奶品质、营养功能”,实现新突破,国家奶业创新联盟优质乳工程创立了科技支撑,市场引领,企业突围的行业新模式,成为国际乳业关注的一个亮点。这场奶业盛宴虽然姗姗来迟,却是更加丰盛。开幕式上举行了首家“优工联”标识使用授牌仪式,国家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共同行动纲领发布仪式和优质乳工程奖项颁奖仪式,首次举办了线上奶业展览展示。
优质乳工程进展顺利
为持续推动奶业振兴,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整体部署,2016年11月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牵头,联合全国奶业优势科研院所及高校、奶业质检及风险评估中心、乳品企业共75家单位,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
五年多来,奶业联盟立足做强做优,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科学理念,组织实施国家“优质乳工程”,引领奶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奶业振兴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做了《国家优质乳工程进展报告》的主题报告。他介绍,联盟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制定乳铁蛋白检测方法标准,创建了以酶类、活性蛋白和糠氨酸为核心的牛奶品质三维评价方法,科学量化了国产与进口乳制品的品质。制定《优质巴氏杀菌乳》等8项团体标准,构建成“优质乳工程”标准化技术体系。2016年仅有2家乳品企业参加示范,到2021年,已经有25个省64家乳品企业自愿开展示范。依靠技术创新,联盟始终引领奶业发展方向,形成创新凝聚力。
联盟创建了《生乳用途分级技术规范》标准,实现优质牧场—优质原料奶—优质奶产品的无缝连接,优质乳工程示范企业主动加价收购优质原料奶。示范企业上海光明乳业在全国奶价普遍偏低情况下,每千克优质原料奶加价0.15元,成年奶牛年增收864元/头,破解了长期以来奶农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的难题。
联盟开发了绿色低碳加工工艺,使国内企业巴氏杀菌乳的加工温度由传统的105℃下降到75℃。示范企业每加工1吨巴氏杀菌乳节能48.55元,加工成本降低15%以上,降低CO2排放46.51千克,降低SO2排放0.15千克,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0.13千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革命性变化。
光明乳业、长富乳业、新希望乳业等64家示范企业通过原料奶质量提升、分级利用和绿色低碳加工技术应用,使国产优质巴氏杀菌乳的乳铁蛋白含量从2017年的10.4 mg/L,提高到2021年的44.8 mg/L,是进口产品的8倍。国产奶业正在从上一轮依靠变换花色品种和过度广告包装的同质化竞争,向提升内在品质转型,从根本上提升了示范企业对进口奶的核心竞争力。优质乳工程倡导的“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理念已经在奶业振兴中成为共识。
2019年,优质乳工程标准体系发布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国际媒体报道,中国大力推进以“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为目标的优质乳工程,建立优质乳标准技术体系,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标准,明显提升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改变了对进口奶的盲目信任,将对全球乳制品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今天,这个预测已成事实,中国奶正在替代进口奶。
优质巴氏奶产量从2016年占全国总产量的不足1%提高到2021年的97%,2021年和2022年国家优质乳工程连续2年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国民营养计划》重点工作。奶业联盟的“中优乳”标识已经被联盟企业使用,优质乳品牌已形成社会影响力。中国奶业实现了从多产奶、产好奶,到喝好奶的重大转折。在新冠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优质乳工程”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优质乳工程”功臣亮相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汇聚了一批优秀企业,他们从全产业链上攻坚克难,从奶源-加工-品控-产品-营销全产业链上进行自我革命,按照新标准,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保留乳制品中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为乳品市场提供了优质乳,在奶业振兴之路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长富之路。
为了表彰在国家营养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企业,经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设立“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功臣奖”和“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功臣企业奖”。
会议公布了获得“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功臣奖”的企业家名单,他们的企业多次通过优质乳工程的抽检、复评验收。他们是:新希望乳业席刚,福建长富乳品蔡永康,辽宁越秀辉山控股&广州风行乳业韩春辉,重庆市天友乳业费睿,中垦华山牧乳业邱太明,光明乳业黄黎明,广东燕塘乳业冯立科,山东得益乳业王培亮,南京卫岗乳业白元龙,河南花花牛乳业董硕峰,现代牧业孙玉刚,广东温氏乳业戚晓鸿,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林建群,兰州庄园牧场马红富,贵州好一多乳业张琴,甘肃祁牧乳业牟挺,四川雪宝乳业任洋靖丰,浙江一鸣食品朱立科,山西九牛牧业吴小东,浙江美丽健乳业刘陈艳。
获得“优质乳工程助力国民营养计划功臣企业奖”的企业形成了纵贯南北、覆盖新老的乳业创新网络。上海乳品四厂,上海永安乳品,浙江省杭江牛奶公司乳品厂,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南京卫岗乳业,广东温氏乳业,湛江燕塘乳业,甘肃祁牧乳业,四川雪宝乳业,浙江一鸣食品,浙江美丽健乳业,无论什么体制的企业,都因优质乳工程焕发活力。
优质巴氏杀菌乳品鉴
在2019年召开的第六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上的优质巴氏杀菌乳产品品鉴活动上,按照不同消费人群的喜爱,一共设了6个奖项,而这届设立了整整10项。这次的角度是多样化的,从管理、生产、技术、消费、文化等角度设奖,展示的正是“鲜活”的主题。鲜就是“道地”,活就是“技能”。鲜活的就是多样的,品质一致,符合标准;品味多样,适应消费。敢把“鲜活”的大旗扛到底,这也正是“优质乳工程”文化内涵。
第七届国际会议优质乳产品品鉴奖项分别是:卫岗至淳草饲鲜牛奶“绿色低碳金奖”,新希望黄金24小时鲜牛乳“科技创新金奖”,得益臻优高品质鲜牛奶“消费者喜爱金奖”,华山牧鲜活鲜牛奶“营养美味金奖”,光明优倍高品质鲜牛奶“营养鲜活金奖”,长富致鲜巴氏鲜牛奶“品质信赖金奖”,天友鲜活时速鲜牛奶“品质传承金奖”,温氏牧场优质乳工程鲜牛奶“新鲜美味金奖”,风行仙泉湖牧场鲜牛奶“品质创新金奖”,燕塘新广州鲜牛奶“都市活力金奖”。这些产品经过多年市场历练,目前已经是畅销品,也会是未来的“优工联”标识产品。
企业焕发品牌创新活力的底气,在于标准化支撑。王加启介绍,乳铁蛋白作为一种人体铁转运蛋白,促进胃肠道有益菌群的建立,并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的“活性营养”功能。乳铁蛋白可与病毒的包膜蛋白紧密结合抑制病。乳铁蛋白热处理温度超过70℃就容易发生变性,因此,建立牛奶中未变性乳铁蛋白的高灵敏检测方法一直是制约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该项团体标准在行业内广泛应用,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利用本标准方法,联盟在2019-2021年期间对国产巴氏杀菌乳和进口巴氏杀菌乳中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比较评估,结果显示,国产巴氏杀菌乳未变性乳铁蛋白含量是进口巴氏杀菌乳的8倍,诠释了“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科学理念。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中国奶业大会上,首次对该项评估结果进行了权威发布。
优质乳工程的目标就是打造优质乳工程品牌联合体。“优工联”包含科技研发品牌、企业管理品牌、市场营销品牌、消费者喜欢品牌。企业各优其优,产品各美其美,联合起来,就是中国乳业大品牌。
本次会议的承办方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全品项10款巴氏杀菌乳产品通过验收的企业,也是首家使用“优工联”标识的企业。其先后经过6次第三方抽检评价,3次复评审抽检,产品品质稳定达到标准要求。成为全国首家连续三次通过优质乳工程复评审验收的乳企。长富在2018年8月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优质乳工程专家组第一次复评审验收的乳企,获得全国首家“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企业”“优质乳工程标杆示范牧场”两项殊荣;2020年8月,长富作为全国首家全品项巴氏鲜奶通过验收企业,被授予“优质乳工程示范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郑楠博士赞叹长富创造了两个奶业奇迹:一个是攻克了南方饲养奶牛的行业难题,创建了高品质绿色奶源;二是开启了闽浙赣地区奶制品健康膳食新模式,巴氏鲜奶的活性营养被广泛认知。长富通过实施优质乳工程,奶源、加工、冷链、推广四环节无缝衔接,形成全产业链优质体系,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作者:孙鲁威 赵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