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甘肃华亭:绘就美丽宜居“幸福景”

2022-12-02 11:50:27   

 华亭市安口镇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产业兴旺为前提,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灵魂,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夯基础、强产业、兴文化、抓治理,走出了一条重振陇窑古镇雄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驾齐驱的路子。

20221202115906934-64-d532a.jpg

陇窑古镇安口

安口是安陶文化发源地,镇因瓷而闻名,瓷因镇而声远,素有“陇东重镇”“西北第一瓷镇”之美称,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近年来,安口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产业基础,全力抓实党建引领“点线面”,逐步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先后创建朱家坡乡村振兴示范村、高镇传统古村落、安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绿色建材产业园等典型,做到绿色建材产业、文旅融合产业、设施蔬菜产业“三链”融合。

20221202120123841-69-fb14a.jpg

朱家坡村

正是家乡这样的蜕变让在外务工的安口镇朱家坡村村民鲁志刚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2021年,他返乡承包了10座果蔬大棚,一年下来收入近7万元,鼓起的腰包,坚定了他在家乡发展的信心。

20221202120534057-38-11610.jpg

朱家坡村蔬菜大棚

“今年,我扩大了规模,承包了20座大棚,截至目前,果蔬销售收入近10万元。目前,大棚里的白菜、包菜、萝卜等蔬菜预计产值在13万元左右。明年我会引进更多的新品种,为村上的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贡献退伍军人的力量。”安口镇朱家坡村村民鲁志刚信心满满地说。

20221202120417866-88-1d4d0.jpg

朱家坡村村民鲁志刚

在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党建引领+”引擎的激活下,安口镇南山村也焕发着乡村振兴的强劲活力,不仅撑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夯实了基层组织的“厚底子”,为乡村振兴拓展了“新路子”。

20221202120016218-86-aaf30.png

蔬菜大棚

“为了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向增收最大化,南山村党支部领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分红+自主参与管护入社,建成了科学套种黄豆的500亩镇级标准化核桃示范园一处,预计合作社全年收益可达5万余元,将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依靠产业致富的信心更足。”安口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海霞说。

20221202120048681-65-e90f6.png

大棚里的蔬菜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稳步迈进,安口镇汇聚了强大力量,以有力举措,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全镇牛存栏8000头、种植核桃8000亩、中药材1002亩、设施蔬菜2000亩,三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4万元。成为了全市乡村振兴的“先锋军”,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华丽蜕变。

“我们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积极总结推广现有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推进全镇产业发展增值增效。”安口镇党委书记张正介绍说。

安口镇搭乘乡村振兴东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瞄准特色产业发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砥砺奋进,蹚出了一条条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华丽蜕变。该镇将会以发展实际和具体要求相结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优化“一核三区六镇”发展思路,推动农业转型、加快工业增效、深化文旅融合、做优陶瓷古镇、聚力民生实事,深入实施“肉牛扩量、核桃延链、蔬菜增效、药材提质”工程,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进度,推进安口镇高镇村传统古村落保护路网建设,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秦海燕)

来源:华亭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