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 11:39:00
村史馆里看变迁,老物件中忆乡愁。近年来,枫相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村内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特色,利用废弃、闲置用房,精心规划设计村史馆,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文化底蕴、人文特色。
石磨、蓑衣、爬犁等旧式农具实物陈列,再现曾经靠天吃饭的艰辛;广场、小景观、硬化路等新建设施图文并茂,讲述新生活的新气象……在亚滩村,占地面积80平方米的村史馆内里是别有洞天。这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乡村袖珍博物馆,主要以村庄的改造建设和党建引领为主线,通过图片、文字、老物件、书画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现村庄发展脉络与建设历程。它不仅记录了亚滩村的历史,更再现了该村从脏乱差到富美净的“变形记”。
“就是希望能通过这些人物,这些故事,激励村里的下一代,砥砺奋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亚滩村支部书记谈廷银自豪地说。
如今,村史馆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逛一逛”的打卡地点,成为老人追忆往昔“聊一聊”的记忆桥梁,更成为学生假日“看一看”的生动课堂,记录了历史,留住了乡愁,更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为进一步努力绘就“村庄换新貌、产业上规模、设施更完善、文化有底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