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念好“养牛经” 过上“牛日子”

2022-12-08 09:48:42   

    undefined

    王伟华正在喂牛。

    “我在外面打了10多年工,也挣了一点钱,但是感觉人在外面飘忽不定。这些年看到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很大,加上家乡有充足的秸秆饲料比较适合搞养殖,最后通过了解,选择了养殖肉牛。”11月29日,王伟华对记者说。

    2019年,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北村返乡青年王伟华,在政策的支持下回乡创业,发展起了肉牛养殖,经过3年时间的摸索,成功蹚出一条“牛路子”,不但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还成为村里创业的模范典型。

    今年33岁的王伟华,曾经和当地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务工,随后又搞起运输,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伟华接触到肉牛养殖,看到肉牛市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他萌发了回乡养殖肉牛的想法。

    说干就干。王伟华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先在附近的肉牛养殖场学习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在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后,他找到了合适的养牛场,并从甘肃买回来10头肉牛开始养殖。

    万事开头难。王伟华由于养殖经验不足,买回来的肉牛只吃不长肉,到出栏的时候几乎没挣到钱。“在养殖过程中,对品种不太了解,加之不懂技术,到年底一算,钱没有挣到,还赔了一点。”王伟华说。

    面对这次失败,王伟华并不气馁,而是认真总结、查找原因。随后,他再次奔赴宁夏、甘肃的肉牛养殖企业,详细了解肉牛品种,下功夫学习养殖技术。2020年初,王伟华筹集15万元,从甘肃庆阳养殖企业引进国内良种肉牛种牛两头及基础母牛10头,开启了第二次肉牛养殖。

    为了养好这批牛,王伟华白天打草、拌和饲料、喂牛、清洁牛圈,晚上上网查阅资料、翻看书籍,潜心钻研养殖技术。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他还种了40亩玉米。经过他的细心照料,再加上使用自配料,一年后第一批肉牛出栏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庄镇北村党支部书记韩飞说:“农村产业兴旺离不开像王伟华这样的优秀青年,敢想敢干、有魄力,通过养殖肉牛为我们村青年人创业起了个好头。今后我们村要继续加大对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鼓励在外青年返乡创业,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王伟华通过3年努力,肉牛养殖走上了良性循环之路。目前拥有种牛4头,基础母牛40头,年能繁育牛犊近40头。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下一步,我准备步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优良品种,成立家庭农场,向标准化发展,带动周边乡村群众发展肉牛养殖,让更多的人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

    (刘卫锋 本报记者 王根平 文/图)

    来源:陕西农村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