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很严重,或致2500多万亩蔬菜绝收!官方发布2023年病虫害防治方案,赶紧看!

2023-01-11 11:12:09   

在2023年

2500万亩马铃薯将面临晚疫病威胁

还有甲虫、草地螟等虫害

防治方法来了!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判在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图片

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眼下需要在做好迎接病虫害挑战心理准备的同时,更应当主动学习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办法,为高效防治和确保丰产丰收,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今天,小蔬就以马铃薯为例,为大家科普相关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被预警的重点病害之一,综合分析气候特点等影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因素后,预判在2023年,马铃薯晚疫病将成为影响马铃薯实现丰产丰收的主要障碍,发病面积预计将达到2500万亩。

图片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高峰期一般集中在开花前后,整株均可染病,在叶片上最早出现病症的是边缘部位,在田间湿度高于70%的时候,病菌侵染加速,病斑逐渐向叶片中心扩展,并呈现灰褐色,与此同时在病斑的周围常伴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发病叶片会发生卷曲。

图片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网

叶片上最初侵染形成的病斑较小,通常不宜觉察,在侵染过程中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同心轮纹,这是其典型特征。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较为模糊。在湿度较小时,病斑为灰色且霉层不明显。

在发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马铃薯田块会出现如同被火烧过一样的状态,茎皱缩、卷曲下垂且呈现黑褐色,湿度较大时会散发腐烂恶臭气息。

图片马铃薯晚疫病病叶、病茎、病薯

侵染茎秆时,常出现条状的灰褐色病斑,病菌还会侵染薯块,造成薯块品质严重下降,被侵染的薯块,会出现灰褐色的凹陷斑,病薯切开后常为褐色,侵染较重的薯块会发生腐烂,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01

发生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2-25℃,病菌孢子可以借助风力、降雨等进行传播。适宜侵染的温度范围介于20-24℃,在环境相对湿度高于70%时,侵染速度加快,如果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小于50%并且温度低于10℃,其病菌侵染速度明显变慢。在昼夜温差大,叶片上容易形成水膜或结露的情况下,会明显助长马铃薯晚疫病爆发的速度,甚至在一周内就会蔓延整个田块。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首先马铃薯品种自身对晚疫病的抗性强弱,是决定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的基础因素;其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温度偏高和降水偏多的天气条件,也会加重晚疫病的发生;其三是栽培密度较大,郁闭通风不良的地块更容易发病;其四是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磷钾肥供给不足,也会加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图片

马铃薯晚疫病典型特征

02

怎么高效防治

高效应对马铃薯晚疫病,需要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应对,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早发现早防治”,这是高效防治的重要保障。

(1)薯种是基础

首先应选择对晚疫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这是在晚疫病防治过程事半功倍的前提,另外是要做好薯块消毒,避免在切块过程中造成相互传染,具体做法是在切块前,准备两把切刀,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后再用其中一把切块,等遇到病薯,立即将其放到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然后换用已经浸泡过的另一把刀进行切块。

在薯块切好后,将草木灰撒在薯块上,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并能阻止病菌入侵,或者用多菌灵粉剂等广谱性杀菌剂,在与沙土充分混匀后洒在切好的薯块上,也能避免在切薯块环节可能造成的晚疫病等病害的相互侵染。

(2)栽培管理

在地块选择上应尽量避免与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重茬,地块选择以上茬栽培葱蒜类蔬菜或玉米、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为宜。栽培密度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程度的一个关键,相关研究显示,对晚疫病抗性较弱的品种,每亩保苗2500株为宜,而抗性较强的,可每亩保苗3500株。

田间管理还要注意清除杂草,避免争光形成抗性较弱的弱苗,同时也避免杂草因挡住“风道”而加大栽培环境湿度。分棵期要加强追肥和培土,进入开花期后,及时进行打杈和摘心。

(3)药剂防治

用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通用的主要手段,药剂可选用稀释700倍的70%甲托、稀释500倍的62%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2000-2500倍的 25%戊唑醚菌酯、稀释2000-2500倍的40%氟硅唑等。

高效用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注意观察田间生长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其次要严格遵循施用浓度,不随意加大药量,避免抗性增强,最好是多种药剂间隔使用,每种药剂在一个生育期内施用不超过3次,其三是喷药的过程中要确保喷雾器雾化效果良好,尽可能做到整株无死角喷药,并且确保药滴密布在叶片上但不结成较大药滴,以防滑落地下,造成浪费。

二、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又名马铃薯叶甲,是我国一类检疫性害虫。在我国,1993年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目前虽然仍被控制在新疆的局部区域,但在全国适宜发生的地域很广。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严防治。在2023年,马铃薯甲虫发病面积预计将达到8万亩。

图片

马铃薯甲虫比较好识别,成虫短卵圆形,长9.0-11.5毫米,整体以浅黄或黄褐色为基色,每个鞘翅纵向着生5条黑色条纹,前胸背板有十几个黑斑,中间两个大呈“U”或“V”形。幼虫暗褐色至橘黄色,两侧各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腹部膨大而隆起,4龄幼虫长约15毫米。卵块产于叶背面,长卵圆形,淡黄色或深橘黄色。

图片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网

马铃薯甲虫的一个特点是喜食马铃薯、番茄、茄子、烟草等重要农作物,它的成虫、幼虫专吃马铃薯叶片和嫩尖,繁殖快,食量很大,常把叶片咬成缺刻,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造成绝收。

01

发生规律

马铃薯甲虫一年发生1-4代。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成虫寿命长,平均可达1年之久,能在土壤中越冬,耐饥饿,能随风迁移上千米,也能藏匿在种薯、农产品、种子、苗木以及包装材料内乘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田间调查要选择晴天并不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02

怎么高效防治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

(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

(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600倍液。

(4)幼虫的药剂防治:第一代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交替轮换使用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勿提高使用浓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如BT乳油、0.2%苦参碱水剂进行防治,对低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

(5)药剂防治:可用5%锐劲特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劲彪2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20%杀灭菊脂、5.7%天王百树2000~3000倍液,7~10天防治一次,视害虫发生情况,防治2~3次。

(6)越冬前成虫的防治:根据该虫发生情况,在8月中、下旬,选用上述菊酯类农药进行叶面喷施;蔬菜收获后,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及时秋翻冬灌,恶化成虫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成虫的死亡率,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三、草地螟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蚜螟 。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2023年预计草地螟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存在偏重发生可能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1500万亩次。

图片

草地螟的幼虫孵化时呈淡黄色,老熟幼虫暗绿色或淡绿色,头部黑色,有时有白色条纹,沿背面有明显纵行黑色带纹,两侧也有若干条带纹。草地螟的成虫前翅呈灰褐色,外缘有淡黄色条纹,近中央有一处较大的黄色斑,略成长方形,后翅灰色,接近基部处较淡,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色波状纹。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1

发生规律

草地螟是一种具有间歇性暴发、远距离迁飞、杂食性且幼虫食量大的害虫。越冬代成虫在五月底到六月上旬发生(也有外来越冬代成虫,在6月中下旬发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开始在以灰菜为主的杂草上发生危害,然后转移到临近的向日葵、玉米、甜菜、豆类等作物上继续危害。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集中于被害作物的嫩梢或嫩叶上吐丝结网,藏身其中,取食叶肉。三龄以后食量大增,常将叶片取食,只剩叶脉。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二代幼虫在8月上中旬发生,并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开始发生。

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2

怎么高效防治

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幼虫为主,结合除草灭卵,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

(1)成虫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的产卵量,达到防虫的目的。蛾量发生大时,可以拉网捕杀成虫。

(2)药剂防治:选用高效、低毒、长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幼虫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①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加1.14%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倍液兑水喷雾;②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加30%茚虫威乳油4000倍液兑水进行叶面喷雾。对于严重发生区应采取统防统治;对于分散发生区,可采取重点挑治的方法。注意对田边、地头、撂荒地幼虫要一并防治。

(3)挖沟阻隔和喷施药带阻止幼虫迁移:草地螟严重发生区域,为了防止幼主从发生严重的地块向发生轻或没发生的地块迁移,在幼虫龄期较大、虫量集中危害的地块四周,采用挖沟、打药带、或灌水阻隔的方法,防止扩散危害。

针对以上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长江蔬菜》杂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牛姣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