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杨凌:聚力耕地保护 助推藏粮于地

2023-01-20 09:36:29   

编者按: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持续营造强作风、重突破、求实效的良好氛围,杨凌农科传媒集团策划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系列报道,抽调报台网微端各媒体骨干编采力量走进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产业示范基地,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蹲点采访,大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深入宣传基层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典型做法和良好风貌,生动展现全区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隆冬时节,走进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田间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精准作业,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施工景象。平整土地、开挖水渠、修筑路基……施工单位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2022年初,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在宝鸡凤翔区开展面积达2.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拉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序幕。

凤翔区柳林镇是典型的丘陵旱地,多数农田靠天吃饭。通过梯田修筑、灌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对山、水、田、路等进行综合整治,落实管护制度,可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过去,这些地方要么道路不通,要么地块分散、高低不平,只能通过翻土播种,靠天收粮。”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林涛介绍,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涉及方方面面,它不像修桥铺路那样有直观的成绩。

图片

Δ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委派专家团队对高标准农田(凤翔片区)进行实地勘察

“旱改水”即“旱地改水田”,是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国家战略,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一项保护耕地的惠民举措。

“旱改水后农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饭,像柳林镇属于丘陵地带,一遇干旱就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旱改水后每亩地小麦产量可达1000斤左右。”罗林涛说。

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共同组建,包括了土壤样本库、耕地土壤馆和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和试验田。

图片

Δ位于凤翔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鸟瞰图

据了解,中心依托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紧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耕地保护的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的源头性创新及成果转化,从农田标准化建设、产业模式、智慧耕地等方面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理论、技术、产品、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破解耕地可持续发展科技瓶颈。

图片

同时,积极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淤地坝高产农田建设,涉农资金整合以及闲置土地农业化利用等工程业务,最终打造成集科研—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罗林涛说,“造”要造得好。2022年以来,中心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废弃矿山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空心村”整治等,新复垦了诸多优质耕地。

截至目前,中心先后在宝鸡、渭南、商洛等地,累计创建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实现了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完成了陕西省 10 个地市 11.4 万份土壤表层样品和 1000 余个土壤剖面以及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近万个耕地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入库工作。

图片

2022年以来,中心先后与杨凌农业云、华为农业数谷、龙翔数字科技、加拿大滑铁卢生物科技团队黄晓东、北京天下图科技等企业等进行对接,围绕隐形绿色液体地膜、生物技术修复改良盐碱地、bga土壤调节剂等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上下游产业技术应用等领域探索合作事项,为助推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为依托,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立足国家队站位,主抓科技创新,以系统思维统筹做好高标准农田谋划、设计、技术攻关、工程标准制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产业化,形成“科研+工程+人才+产业+经济”的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乃至全国耕地质量显著提升贡献杨凌力量。

全媒体记者:耿苏强  李煜强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