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大抓项目,投资拉动不断增强——2022年甘肃陇南经济发展述评 ②

2023-02-03 12:01:56   

20230203120503963-25-74ef1.jpg

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才有支撑,增强后劲才有基础,后发赶超才有希望。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跌宕起伏的新冠疫情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陇南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投资拉动不断增强,各类园区竞相发展,发展氛围不断提升,发展成效加速显现,发展之路步履铿锵。

越是逆风飞翔,越能展现韧性;越是逆水行舟,越能彰显活力。

我们要看到,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陇南上下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促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增强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以重大项目建设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结果。

我们要看到,压力下更显韧性——面对内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陇南的项目和园区建设工作经受住了考验,正积极拉动经济增长。

我们要看到,发展动能正在积蓄——一批批重大项目悉数开工,“一揽子”政策措施成效逐步显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断释放。

20230203120530169-57-a3813.jpg

陇南市区管道天然气通气仪式

01 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去年2月19日,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项目观摩启动仪式上,开工项目158个;7月3日,全市下半年重大项目开工暨成县城市品质提升行动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上,48个重点项目全部奠基开工……

透过陇南项目建设进度表,不禁感慨:一批批承载民众希望、富含发展潜力、汇聚强大力量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井喷”式集中、有序开工的局面并非机缘巧合,而是陇南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推进,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的“水到渠成”。

经济发展,项目为要。去年以来,陇南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以投资项目“三个清单”为抓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扎实推进“项目百日双攻坚活动”,从项目建设“五点”破题,“五量”并进,稳增长效应逐步显现。

2022年,市县两级安排项目前期费1.4亿元,争取到位省级预算内前期费2086万元,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48个,比2021年(596个)增加25.5%;完成投资358亿元,比2021年全年(288.4亿元)增加24%。

加快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天陇铁路全线开工,武九高速年内实现区间通车,景礼高速、康略高速加快推进,和昌高速开工建设。实施普通省道及乡镇通三级公路337公里,建成自然村组硬化路1436公里,成县创建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四抓一打通”水利项目121项。新能源建设实现零的突破,礼县10万千瓦风电年内并网发电,宕昌县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武都区风光储一体化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武都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宕昌县50万千瓦风光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

与此同时,陇南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创建为省级开发区,武都区花椒产业园、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园、西和县中药材马铃薯产业园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陇南东盛国际商贸物流港认定为省级代表性园区,礼县三国文化、金徽现代农业等一批产业园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成市供销智慧冷链物流园、文县纹党参和即墨现代农业产业园。

风雨兼程,步履坚实。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上,经过诸多重点项目细细勾勒,一幅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陇南图景”悄然展开,生动描绘出陇南强大的内生动力。

20230203120558203-61-cafd7.jpg

西和县小东沟金矿投产仪式

02 促落地、优服务,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人才往哪里走、资金往哪里流、项目在哪里建”,取决于哪里的机会更多、障碍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好。

在陇南,优良的营商环境激活了全市项目和园区建设的“一池春水”,吸引各类发展要素向陇南流入集聚,让陇南成为投资“洼地”、创业“热土”。

行走陇南各项目建设一线,所到之处尽是塔吊林立的工地、安装正酣的设备、焊花四溅的车间、干劲十足的工人们……一批批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座座新型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陇南落地生根。

康县青龙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和县小东沟金矿600吨日采选项目、陇南橄榄新城、宕昌县现代新能源农光互补400兆瓦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翻开陇南市重点项目投资及进度完成情况表,从新项目决定入驻那一刻起,陇南就举全市之力为项目集聚人、财、物,为项目和园区发展保驾护航。

让企业放心投,让项目顺心建,无论项目大小,陇南一以贯之。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筹措、服务保障,陇南各地、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思路和举措,有力保证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服务是“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来托底。陇南市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专班担当起项目推进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切实提高了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

同时,按照“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要求,着力“减时间、减环节、减成本”,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为持续掀起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热潮,去年,陇南市还积极实行“周分析、月调度、季评价”项目建设调度制度,多次举行观摩活动、召开项目建设和投资形势调度会议,逐项目进行分析研判,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使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项目集聚花满枝,落地生根结硕果”的可喜局面。

政策护航、专班发力、一线破题……诚然,项目建设作为一种主要的推动力,正推动陇南将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快速前行。

20230203120624502-97-ce245.jpg

陇南市橄榄新城建设项目开工仪式

03 谋思路、添措施,锻造发展“新引擎”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今天的投资影响着当下的增长,也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

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之年,抓好今年的项目和园区建设尤为重要。

新的赶考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瞄准国家政策走向、市场发展方向、地方需求导向,引进更多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方能变“政策之利”为“发展之力”。

谋划未来,陇南要扩大有效投资,在项目谋划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

——完善项目推进新机制。规范再造项目审批流程,审批要件能简尽简,打通审批系统壁垒。实行“1+6”项目清单动态管理,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一季度一观摩活动,健全市县联动、部门协同、跨县协作、紧密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管家服务和前期辅导员制度,提供“全程式、跟踪式、管家式”帮办包办代办服务。

——拓展项目谋划新思维。紧盯国家省上投资新导向,围绕“两新一重”、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谋划争取一批专项债券、国省预算内投资、行业部门投资项目,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

——发起项目建设新攻势。实施陇南机场改扩建项目,加快天陇铁路、康略、景礼、和昌高速和宕昌官鹅沟互通立交建设进度,武九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加强智慧水务建设,推进农村供水智慧管理工程。

开创未来,陇南要以更足的劲头、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园区能级新提升,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陇南经济开发区建设,支持西和县工业集中区、陇南东盛国际商贸物流港扩大产值,支持康县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推进文县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陇南祁连山水泥循环经济建材产业园建设。

蹄疾步稳谋发展,笃行致远开新局。让我们紧抓开春生产的大好时机,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争分夺秒赶时间,只争朝夕抢进度,朝着新的目标乘风破浪,扬帆前行。(张美乐)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